《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152章 林老师扬眉吐气了(1/3)

  1982年12月15日,晴。

  今天是首届雁冰文学奖举行授奖仪式的日子,这次授奖仪式的规格要比上次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颁奖大会高一个级别,举办地点定在了人民的会堂。

  同样是文协主办的评奖,区别就在于这次挂了雁冰先生的名字。

  跟上次颁奖相比,这次雁冰文学奖的颁奖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上次的颁奖大会更像是文学圈子内部的一次大聚会,除了获奖的作家之外,来的基本都是各地文协、刊物的人。

  这次不仅是规格高了,出席授奖仪式的人员成分也更加复杂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涵盖了很多除了文坛之外的文艺界人士。

  整整600多位文艺界人士出席、参加了本次雁冰文学奖的首届授奖仪式。

  上次叫“大会”,这次叫“仪式”,光是称呼上就正规了很多。

  没有了那么多熟人,自然打招呼的机会也没有多少。

  林为民今天是跟万先生一起来的,不过万先生是受邀来的嘉宾,进了门便被请走了。

  其余人当中,他最熟悉的莫过于凭借《芙蓉镇》同样获得本次奖项的顾桦。

  两人在授奖仪式上先后上台,偷偷交流了几句。

  好不容易等到授奖仪式结束,顾桦找到林为民。

  “顾桦!”

  “为民!”

  两人握了握手,脸上带着久别重逢的笑容。

  “本来还打算去找你呢,结果有事情耽误了。”顾桦说道。

  “没事,晚上叫上小伟,一起聚一聚。”

  “没问题。对了,刚才我看到所长了,你不过去打个招呼?”

  顾桦口中的所长自然是当时在文研所学习时的所长许刚,“是嘛?我没注意,那我去跟他打个招呼,咱们回头再聊。”

  林为民跟顾桦打了个招呼便去找许刚,他在人堆中找到了许刚。

  “老师好!巴老好!所长好!”

  巴老一见林为民笑了起来,“家宝的得意弟子来啦!”

  万先生此时也在这里,听见巴老的调侃,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的笑容,“你可不要羡慕!”

  许刚此时站在巴老和万先生旁边,也哈哈笑道:“说起来,万先生可得好好感谢我们文研所,给您找到了为民这么一位弟子。”

  万先生道:“不光要感谢伱们文研所,更要感谢文协,感谢尧棠啊!”

  文研所是文协下面的机构,万先生这么说一点毛病都没有,巴老和许刚不由得哈哈大笑。

  许刚说道:“说起来,文研所的学员班已经恢复办学好几届了,但要说成绩,还是为民他们这第五期的学员们最为优秀。”

  巴老颔首道:“我记得《芙蓉镇》的顾桦也是第五期的学员吧。”

  许刚道:“不错。”

  说完朝四周张望了一下,瞧见了站在不远处的顾桦,赶紧朝他招手,“顾桦,过来一下。”

  顾桦听到呼叫声连忙跑过来,等跑到跟前看到巴老和万先生,立刻明白了许刚的用意,心下感激。

  “巴老好!万先生好!”

  两位老者笑着点了点头。

  巴老笑道:“小顾不错!文研所一期出了两位雁冰文学奖的得主,许刚的工作成绩突出啊!”

  “听到巴老您这句话,我们文研所的工作就没有白做。”

  繁花似锦的授奖仪式在一片热络中结束了,往会堂外走时,林为民向许刚和顾桦说了郭育稻的情况,两人均是一脸讶色。

  “育稻才四十几岁吧?”许刚问道。

  “四十五岁!”林为民回道。

  “啊,这么年轻。”许刚的语气中充满了惋惜。

  顾桦遗憾道:“早知道这个消息,我应该早点来燕京才对的。”

  “当时我想通知在燕京或者是燕京附近的老师和同学们,可老郭他不愿意,怕打扰大家。”

  顾桦摇头叹息,“这个老郭,什么时候都是这样,总是替别人考虑。”

  他想了想,说道:“等我回程的时候去西宁看看他。”

  “他会高兴的。”

  从要地出来之后,林为民邀请许刚一起去晚上的聚会。

  许刚下午还有事,说道:“我就不参与你们年轻人的聚会了,你们这么长时间不见了,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聚一聚。”

  林为民和顾桦结伴去到曲小伟单位找他,他直接早退了半天。

  几人找了个饭店喝起了酒。

  顾桦酒色微醺,“我还记得前年夏天我跑到《当代》来改稿,那个时候为民没事就往编辑部跑,我还纳闷儿呢,这小子想干什么,等快毕业了才知道,敢情他是去跑工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