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49章 山雨欲来(2/3)

p>

  “整体的思路没什么问题,如果你能够把这种黯淡、哀伤、绝望的基调写出来的话,效果应该非常好。”

  林为民的话给了于华几分信心,他说道:“那我回去就动笔。”

  “你们文学院的宿舍太闹了,楼上还有不少空房间,不如在楼上写清净。”林为民好心建议道。

  于华听到这话眼神闪烁,背后藏着几分惶恐,“不用了,不用了。林老师,我们现在课虽然少,但每天还是要上的,住在招待所不方便。”

  “这样啊,那算了!”林为民的语气中充满了遗憾。

  于华松了口气。

  吓死我了,差点被关小黑屋。

  林老师的小黑屋名声在外,《当代》编辑部的所有供稿作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进去了,不写完,伱是出不来的。

  对于那些构思完整,灵感爆棚的作者来说,这种手段是非常有效的。

  可要是对于华这种想到哪,写到哪的选手来说,想从那里面出来,还不得扒掉一层皮?

  不去,坚决不能去!

  就算是这不写了,也不能去!

  于华的拒绝让林为民很是遗憾,自从林老师当上主编之后,楼上的小黑屋已经空了很久了。

  这倒不是林老师良心发现了,实在是当上了领导之后,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亲力亲为的为作者朋友们服务了。

  林老师心中很是愧疚,总想找机会弥补一下自己工作上的缺失。

  可惜啊,没人给他这个机会。

  今年好像就陆遥去住过不到一个月,这货都是小黑屋的常客了,去了也没什么新鲜感。

  “对了,小佟,之前让你联系的那个作者,怎么样了?”林为民问道。

  “林老师,那人说他工作有点忙,他上个月刚调到了他们那文化局下面的刊物去当编辑。”

  林为民说道:“行。那你想着没事跟他写写信,保持联系,时不时鼓动一下他。”

  “好的,林老师。”

  一天的工作结束,林为民开车来到了燕影厂。

  电影版《红楼梦》的前期筹备已经进入了尾声,陶慧敏她们这群演员的培训也即将完成,再过些天就该正式开始拍摄了。

  来到招待所,林为民正要上楼找陶慧敏,就碰见了一张熟面孔。

  “林老师?”

  林为民笑着说道:“晓庆同志,你好啊!”

  “你过来找慧敏的?”

  “是。你这是,才过来?”

  刘晓庆点了点头,“刚拍完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就过来了。”

  林为民点了点头,电影版《红楼梦》的演员都是从全国各地电影制片厂和剧团精心挑选的,但其中有个别角色却是一早就定好的。

  比如王熙凤这个角色,是谢铁骊一早就留给了刘晓庆的。

  这几年,刘晓庆可谓如日中天。主演谢晋的《芙蓉镇》,让谢铁骊给她留角色,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两人闲聊了几句,错身而过。

  林为民找到陶慧敏,带她出门吃晚餐,闲聊的时候自然免不了提起刘晓庆在《芙蓉镇》剧组闹出的花边儿新闻。

  在国内的文化圈,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连很多民众都知道。

  刘晓庆在《芙蓉镇》剧组和刚毕业没两年的男主角江文好上了,丝毫不避讳。

  要知道这个时候刘晓庆不仅已经年过三十,甚至还结了婚,而江文才刚刚毕业,演《芙蓉镇》之前,他还只是个没什么名气的话剧演员。

  刘晓庆和江文的事很快便传到了她丈夫的耳中,丈夫一怒之下打到了剧组。

  据说闹的很不愉快,随后刘晓庆便与丈夫离了婚,正大光明的和江文在一起。

  聊着八卦,林为民又想到了江文那张过分成熟的脸。

  小伙子长得着急也就算了,口味还这么重!

  又过了几天,程早春将林为民叫到办公室。

  聊了一会儿,他问起了《燃烧》在米国出版的一些情况。

  林为民如实相告,“还是由兰登书屋出版发行的,首印十万册。大家一致觉得这部大卖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可以尝试走一些得奖路线。”

  “还能得奖?”程早春的表情有些意外。

  “为什么不能得奖?”林为民不明白他的意思。

  “你那不是骂米国的吗?米国人还能给你颁奖?”

  林为民笑了笑,“在米国,骂米国从来不是问题。真正会让米国人跳脚的是触及他们的政治正确,比如皿煮、种族歧视之类的话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