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5章 考察(2/2)

>

  他的坦诚让秦兆阳颇感意外,秦兆阳语气轻松的接着问道:“你上次带过来的几篇稿子我都看过,故事性都很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就是通俗性,包括你自己写的《潜伏》和《悬崖》,这好像不太符合当下文坛的主流创作方向吧?”

  林为民正色,“秦主任,自从嗡嗡嗡结束以来国内的主流文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您觉得这在将来会是常态吗?”

  他的反问让秦兆阳没有想到,秦兆阳略一思索,“应该不会,以后肯定要慢慢走些下坡路的。”

  林为民点头道:“没错,我也是这么觉得。不仅如此,在文学创作的方向上,未来恐怕也要有所改变才行。”

  “什么意思?”

  “难道您不觉得像《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这种严肃文学巨著,在我们国家动辄就行销数百万册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吗?

  在我看来,这就是物极必反的征兆而已。食物的过度缺乏,会导致老百姓别管见到什么食物都会疯抢。

  这个道理放在文学上也是一样。

  前几年流行的伤痕文学,这一两年流行的改革文学,其实都是按照这个趋势在发展。我并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只是它们现在更像是乘着时代的风口飞上天的猪而已。”

  林为民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秦兆阳望着他,嘴里念叨着“飞上天的猪”,尽管心中不愿意承认,但林为民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那依你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