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98章 未出先火(万字更新求月票)(1/3)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598章未出先火“什么怎么回事?”林为民不解的问道。

  程早春气的嘴都不好使了,走了几步,将手中的报纸往办公桌上重重一拍,“这征文,怎么回事?”

  林为民的眼神放到报纸上,“嗐!你说这个啊,这不是前几天咱们俩定好的嘛,给‘布老虎丛书’搞个百万稿酬的征文活动,你不是也同意了吗?”

  程早春叫道:“我什么时……”

  他的话叫到了一半,看着林为民的眼神,如同被捏住了嗓子的鸭子,戛然而止。

  三天之前,林为民在办公室滔滔不绝的画面从他脑海中一闪而过,程早春想到了自己记忆“消失”的那二十分钟。

  “你……伱是是说,那天我同意了?”程早春不敢置信的问道。

  “是啊,你同意了!”林为民自信满满的说道。

  “我同意了吗?”

  “同意了。”

  “真同意了?”

  “真的。”

  ……

  沉默,气愤、尴尬、无力,如同面对试卷的小学僧一般,程早春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老程同志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很长时间过后,他的嘴巴张了张,想要说点什么,可又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

  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这报纸……怎么就发了呢?”

  “既然要搞,就要尽快嘛!这也算是给93年来一个开门红,你是不知道,这才一个上午,咱们社里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林为民一说起《文学故事报》上的征文启事的反馈,心情舒畅,可听在程早春耳中,却是在给他的伤口上撒盐。

  “别让昨天在你伤口狂妄的撒盐

  一碰就痛,一想就悲……”

  林为民口中哼着小曲儿,送走了一脸悲戚的老程。

  临走时,老程还在念叨着。

  “我怎么就同意了呢?”

  “我怎么就同意了呢?”

  对于老程的心情,林为民是充分理解的。

  毕竟是千字150块钱的稿酬,“百万稿酬”的说法虽然夸张了一点,但布老虎丛书的出版工作一旦开始,恐怕两年之内花个几十万真不叫个事。

  以老程守财奴一般的性格,心疼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林为民一直认为,有舍才有得嘛,国文社支付出去的天价稿酬又不是白给的,只要作家们能够贡献出精彩作品,作品畅销,那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后世布老虎丛书出版了数十部长篇以及散文,一部作品只要入选布老虎丛书,累计销量极少有低于10万册的,销量30万册以上的作品更是比比皆是。

  这些作品不仅被新华书店系统抢着订购,更被二级渠道书商列为首选书目。

  在纯文学式微的九十年代,春风文艺出版社硬是凭借着布老虎丛书在中国文坛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同时也在图书市场树立起了一块“金字招牌”。

  有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先林为民对国文社版布老虎丛书充满信心。

  《文学故事报》上的“征文启事”只发了半天时间凭借着“百万稿酬”这个噱头,初出茅庐没有一点知名度的“布老虎丛书”已经震撼整个中国文学界。

  林为民可以肯定,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中国文学界都会持续在这种“布老虎丛书”带来的震荡当中。

  写一部就有几万块稿费,还有国文社这样的大型出版社愿意花钱做营销,起步就是十万册的印刷量,没有作家能够拒绝得了这种诱惑。

  金莹贵为省文协副首领,国内知名的女作家都迫不及待的打来电话相问,更何况是别人。

  外界,《文学故事报》上的征文启事所引起的轰动仍在不断发酵。

  在93年这个时间节点里,人们的宣传意识还没那么强,国文社搞出“百万稿酬征文”这么个噱头,足以打动文学界大部分人,连很多老百姓都关注到了这件事。

  此后的几天里,不少媒体在第一时间联系《文学故事报》对征文启事进行了转载,并发表了文章评论此事,更是助推了这一次征文的热度。

  一时之间,全国人民尽知“布老虎”之名。

  布老虎丛书未出先火!

  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六。

  “林总编,幸不辱命!”

  祝淼春带着辛苦奔波十几天得来的文件找林为民复命,他是国内最早从事知识产权维权的律师,这次被林为民请来,主要是办理“布老虎丛书”的商标注册。

  用商标注册方式将商业运作引入到文学出版领域,这在中国文学界和出版界尚属首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