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623章 有人在针对我(2/3)

p>

  两人又聊起了创作的事,石铁生最近这一年时间几乎都在写散文和随笔,林为民则是一部新东西都没写。

  石铁生感叹这一上了岁数之后,写的创造性大打折扣,反倒是对于一些思辨的东西更加情有独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文学家在晚年以后会走上钻研某个领域的原因。”林为民说道。

  聊了一会儿,石铁生突然说道:“对了,安仪来燕京小住了,你知道吗?”

  林为民颇感意外,“不知道啊,什么时候的事?”

  “五月份,说是要写一部。她是闭关写作,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在燕京写作,也不和人联系,偶尔来我家坐坐。”

  “她不说,我上哪知道啊!藏的可真够隐蔽的,不会是为了写答应我们的那部吧?”林为民道。

  “那我没问,她是封闭性写作,我也不好问。”

  两人正说着,家里的门铃响起。

  程西米去开门,门口站着三个人。

  是柳庆邦夫妻和黄安仪。

  “你们怎么一起来了?”石铁生惊喜的问道。

  “蔚萍跟安仪约好了今天来看看你。”柳庆邦说道。

  他说的蔚萍是妻子姚蔚萍。

  见林为民在这里,柳庆邦夫妻跟他打了个招呼,黄安仪则是对林为民点了点头,态度清冷。

  林为民对黄安仪的态度早习惯了,热情的跟她打了个招呼。

  “你来燕京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现在在什么地方住?”

  “西城,找了个单元房。”

  “早跟我说啊,我那房子多的是。”林为民说道。

  石铁生打趣道:“看看这地主老财一般的嘴脸!”

  柳庆邦笑着说道:“安仪说她想找个僻静的地方,最好是没有人打扰。你们俩是熟人,要是去你的房子住,那她还怎么闭关写作……”

  听柳庆邦说起来林为民才知道,原来黄安仪的房子还是他给找的。

  黄安仪现在住的地方离石铁生家很远,她对燕京的路也不熟悉,每次她来石家都是跟姚蔚萍一起,或者是跟着他们夫妻一起。

  众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林为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体验了。

  黄安仪在外人面前总是给人一种冷傲的感觉,但跟石铁生谈起来却很健谈,交谈的内容也很宽泛,中国的、外国的;历史的、现实的;艺术的、通俗的……

  想到哪里,谈到哪里。

  两人一个问、一个答,有时候黄安仪问的问题,石铁生回答完了,她却不认同,摇着头,说她觉得这么说不对,然后又说起自己的理由,好像是已经专门找好了理由来抬杠的。

  林为民跟柳庆邦嘀咕,俩人均认为黄安仪这是在拿石铁生刺激自己的写作灵感。

  快到傍晚的时候,黄安仪还在和石铁生热聊着。

  这会儿石铁生显然是被黄安仪难住了,他以手扶额,“这个这个,您让我想想。”

  想了好一会儿,他仍想不起该怎么回答,就点上了一颗烟,企图调动灵感。

  林为民在一旁偷笑,现在的铁生越看越像少林十八铜人,专门给人过关用的。

  两人在聊着的时候,大家已经在准备晚饭。

  炸酱面。

  一大盆过了水的手擀面条端上桌,在水中飘着,清凉凉的。

  色彩斑斓的菜码整整齐齐的堆在盘子里,黄瓜丝、豆芽、萝卜丝、白菜丝……

  还有最关键的,一大碗香喷喷的炸酱,干黄酱香,黄豆酱鲜,甜面酱甜,混合在一起,经过热油的洗礼,香气四溢。

  那边石铁生和黄安仪还在聊着,林为民却端起了碗,“我就不客气了!”

  说完他一筷子挑进装面条的盆中,再上来,手里的二大碗已经满满当当。

  夹菜码,和酱,一气呵成。

  然后蹲在黄安仪旁边,秃噜秃噜的吃了起来。

  正聊的欢的黄安仪被他的声音打扰,忍不住蹙眉看向他,“你能不能小点声。”

  林为民鼓着腮帮子,说道:“安仪同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文研所的时候已经探讨过了,这个属于个人自由。”

  黄安仪白了他一眼,要论起无赖,这个男人是专业的。

  “呵呵,我们也吃饭吧。”石铁生说道。

  吃炸酱面也不用桌子,大家盛好了面,各自找地方吃饭。

  黄安仪吃面条都吃的慢条斯理,林为民问道:“你写的怎么样了?”

  “刚动笔。”

  “虽说你自己主动进小黑屋这个行动值得肯定,但我要提醒你,你们同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