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638章 搞艺术的都穷,林老师例外(2/3)

  周末,于华一家三口来到了识住小院,身后跟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脖子上挂着相机,一进院就东张西望。

  见面握了握手,寒暄了几句。

  肖全拿出了一些自己拍摄过的照片,还有他发在《现代摄影》的一些作品。

  林为民接过来,看了看,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调侃道:「你可不能把我拍的这么歪瓜裂枣。」

  他手指的照片当中,背景是满天飘落的雪花,地面和屋顶都被染成了白色。

  电线杆下是公交车站的站牌,43路,团结湖站。

  一个比此时的肖全还要呲毛的男人面对着镜头,嘴角露出一抹邪魅的笑容。

  于华道:「林老师,这怎么能是歪瓜裂枣呢?多有艺术气质啊!你看这皮肤的纹理,你看这稀疏的胡须,你看这粗粝的皮肤....."

  照片上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他。

  这张照片是余华去朋友王斌家认识了肖全,肖全要给于华拍照片恰好出来之后路过团结湖公交车站,肖全让于华站在公交车站牌下拍了这一张照片。

  林为民打断了于华的自吹自擂,对肖全说道:「照片我看完了,怎么着?咱们先拍照?」

  肖全从进门起就有些拘谨,见林为民如此痛快,他点头道:「好。」

  肖全胸前挂了两部机器,一部是佳能的EOS—1型,另一部是EOS10型,都是专业摄影师用的相机。

  他抓起一部机器先将林为民框在镜头内,想找找感觉。「拍了吗?我得摆个什么姿势?」

  「没呢,我就是先找找感觉。您平时喜欢干点什么?」肖全问道。

  「看看电视、看看书、浇浇花。」

  林为民的回答充满了中年男人的无趣,丝毫没有艺术家的气质。

  「要不我们去院里拍吧?」肖全提议道。

  林为民欣然应允,在屋里他就穿了一件鸡心领的灰色毛衣。

  要出门,陶慧敏给他披了一件黑色大衣。站在院里正房门前,肖全抓着相机。

  镜头里林为民下身的裤子搭配的有点不太和谐,肖全将镜头聚焦在他的上半身。

  黑色大衣,灰色鸡心领毛衣,星眉朗目,棱角分明,镜头里的林为民看上去潇洒不羁,他对着镜头最开始是笑盈盈的。

  镜头对焦,林为民的笑容慢慢的收敛。

  直到其中的一帧,林为民彻底收住了笑容,他准确的站在画面的最佳位置,平静的望着镜头,气质儒雅而从容,面如平湖,波澜不惊。

  肖全的手指和镜头准确的捕捉到了这一刻,他不断的朝林为民的

  按着快门。

  几秒之后,胶卷如同一梭子子弹被打了个精光。这回来,够本了,肖全心里想着。

  「拍完了?」林为民见肖全放下了相机,问道。「拍完了。」

  「进屋,进屋,外面太冷了。」

  林为民打着哆嗦回到了屋里,肖全也跟着回了屋。

  两个孩子有保姆照顾着,陶慧敏和程虹在闲聊,见林为民回来,陶慧敏问道:「拍完了?这么快?」

  「拍个照片嘛,又不是演戏。」林为民对她说了一句。「那我看孩子,让孙姐和秦姐去做饭。」qδ.net

  「不着急,才九点多,等十点做饭就来得及。」

  林为民拉着于华和肖全坐下喝茶聊天,肖全是摄影师,

  这些年拍了很多文化界名人,见多识广,聊天的素材有很多。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界各个领域的交流很密切,肖全的拍摄对象也多是托这些文化界朋友们帮忙。

  比如他认识了吕澎,就帮他打开了美术界的大门;认识了何立伟,帮他打开了文学界的大门。

  吕澎原来是《戏剧与电影》的编辑,专注于美术领域的著作翻译和研究,92年主持了「广州双年展」,在国内美术界有些名声。

  何立伟是湖南作家,在作家圈子里交游广阔。圈子,就是在这样的交往之中诞生的。

  林为民津津有味的听着肖全讲述他和文化界这些人的交往,跟肖全的圈子比起来,林为民的圈子无疑是要封闭多了。

  基本就是作家这个圈子,而且还都是相熟的。

  剩下最多的就是影视圈子里的人,比如章艺谋、程凯歌、郑小龙这些人。

  「你这样的生活应该有很多年轻人羡慕吧?」林为民笑着问道。

  肖全苦笑,「有什么好羡慕的,搞艺术的都穷,搞摄影的更穷,有时候我连路费和住宿费都拿不出来,全靠朋友们帮忙。」

  「还是您这样的大作家好!」肖全最后又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