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18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2/3)

来巨大的流量。”

  张朝阳听到这话想了想,说道:“之前我们放了一些内容,感觉关注的人也没多少。”

  “不能这么看待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只说我从用户的角度所感受到的,你们网站上的新闻内容太少了,一眼就能看完,还不如看两份报纸。可是,如果是100份报纸、1000份报纸的内容呢?”

  林为民的话瞬间便让张朝阳醍醐灌顶,他拍着手说道:“没错,这是我们一直忽略的。其实用户不是不想看新闻,只是我们的内容太少、太寡淡了,并没有对用户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林为民点了点头,“就是这样。”

  “不过,这新闻内容……”

  张朝阳和林为民对视了一眼,他心中已经有了个念头,试探的问道:“我们自己是没能力做新闻的,要是想短时间内快速、大量的获取新闻,那就得……”

  他说到这里停住了,方法其实大家都能想得到,只不过这种事不太好拿到台面上来说。

  无非是把线下电视媒介和纸媒的新闻内容搬到线上来,严格来说这么做肯定不对,可谁让现在国内的版权意识不强呢?

  林为民说道:“现在是国内互联网行业野蛮生长的阶段,大家做事都没什么顾忌,不过等做大了以后,你们还是要讲规矩的。”

  当领导的,就是会说话。

  张朝阳心里不自觉的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您说的是。”他点了点头,由衷的说道。

  “还有一个问题是你刚才跟我说的那个名字,‘搜乎’这个名字差了点意思,‘乎’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助词,跟‘搜’联系在一起不和谐。还是要联系一个具体的事物,让用户一下子就能记得住。”

  张朝阳想了想,问道:“您有什么好想法没有?”

  “‘搜狐’怎么样?取个谐音,狐性狡诈,能搜到狐,也侧面证明伱们这款产品的好用。”

  林为民一本正经的胡诌八扯,张朝阳欣然接受。

  金主爸爸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点面子肯定是要给的。

  况且,他还有件事要求林为民帮忙呢。

  “林老师,‘搜狐’这个月就要推出了,我们对于这款产品寄予厚望。我想还是要广泛的推广一下,把知名度给炒起来,我想搞一次隆重的发布会来发布搜狐。”

  林为民笑道:“这是好事啊,需要我帮你们联系点媒体?”

  张朝阳连忙点头。

  “成啊,我们国文社正好有些媒体资源。”林为民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张朝阳心中十分轻松这就是抱上了大腿的生活啊。

  数日之后,搜狐公司的产品发布会在国际饭店宴会厅内举行。

  众多记者受邀出席,看到不少同行出现,在场的记者们都感到了几分惊讶。

  搜狐这个公司,他们原来听都没听说过,要不是领导给他们派了采访任务,记者们是决计不会关注这么一家小公司的产品发布会的。

  可现在他们到现场一看,这搜狐公司来头不小啊,有名有姓的媒体来了二十多家,甚至连央视都派出了记者。

  大家都是同行,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这家搜狐公司原来叫爱特信,刚改的名字,一说爱特信,这些记者就想起来了,他们中不少人还用过这个网站呢,而爱特信在去年拿了国文社的投资。

  原来是背后有人,难怪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开个发布会能把这么多媒体都叫过来。

  国际饭店的宴会厅面积近三百平,靠北侧放了一排长桌,墙上挂着一条横幅。

  上书着一行大字,“搜狐问世发布会”。

  发布会主办方的桌子正对着五米左右便是几排桌椅,都是给在场的记者准备的,现场还搬来了几台连着电话线的电脑,以供记者们体验全新推出的“搜狐”网页。

  张朝阳坐在主位上,面对着在场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意气风发。

  今天的发布会借着国文社的光,他们邀请到了众多媒体记者到场。

  不仅如此,搜狐这次还邀请到了几家之前接触过的投资公司。

  他把这帮人邀请过来没别的目的,一方面是扬眉吐气,让他们看看,没拿到他们的投资搜狐一样可以活的很好,另一方面也是想为下一轮融资打点基础。

  以前不投资,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投资,互联网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融资,对现在的搜狐来说融资当然是越多越好。

  张朝阳还特地跟这几家公司安排了发言,这个时候外国人稀少,这帮人个个都顶着大公司的名头。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米州银行中国区事务负责人……别管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