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44章 【打压对手】(求月票!)(2/4)

>  他开长和塑胶厂已经一年时间了,经营可谓凄凄惨惨戚戚,开厂没多久,就遇到麻烦——原材料上涨,后来更是进口不到原材料,只能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才能搞到原材料。

  比如上半年市场有贸易行出售塑胶原材料,价格虽然要3.2港币每磅,李家成依旧选择购入一部分,因为这就是行情价。哪怕是进口一些成品塑胶勺和碗,重新去融,成本价也差不多。

  与此同时,由于长和塑胶厂的工人素质堪忧、设备老旧,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低价推销给老头老太太,大商行是不屑一顾的。大商行只信任长江塑胶厂、开达实业等这些大型工厂。

  所以,辛辛苦苦一年时间,他算了算,纯利润仅1万多港币。

  确实比打工强一点,但李家成还是不满足,要知道他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长和塑胶厂亦又他叔叔的股份。

  总之,赚这点小钱,他没有高兴起来。

  看看手中的美国《ModernPlastics》杂志,上面一则消息让他兴奋不已——在杂志上看到一部机器,可把模内未成形的胶管注入压缩空气制成胶樽,售价高达2万港纸。

  他就在想,若是自己将这个机器研制取得成功,哪怕是最简陋的机器,只要能生产‘胶樽’就行;届时,整个香港和东南亚都将成为他的垄断市场。

  仅凭借这一个小小的胶樽,长和塑胶厂可能利润会翻倍。

  “阿峰、阿水.你们来一下,我们开个会!”李家成叫了几个人,这些都是脑子稍微灵活一点的员工,他打算集众人之所长,自己再亲自带领大家。

  “是,老板!”

  被叫到的人,纷纷露出喜色,老板叫自己,说明自己比其他人更行。

  随后,大家纷纷来到一个角落,因为长和塑胶厂没有专门的办公区域,都是隔出一个区域,稍微装饰一下,便算办公室了。

  “你们看,美国有这样一台机器.所以,我认为利用这部机器生产胶樽的前景极佳,能在工艺上领先同业,而我决定尝试自行研制。”李家成信心十足的说道。

  “老板,不是吧,我们能研制这样一台价值两万的机器嘛?”

  “就是啊,若是能研制两万一台的机器,那我们干脆卖机器好了!”

  一时间,质疑声纷沓而至。

  李家成顿时懊恼,这些人毕竟素质不高,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不过,他还是忍住,因为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这些人熟悉机器一年多,对机器原理、模具等,已经算得上熟手,还是有用的。

  “我们并不是研发、生产机器,严格意义来说,就是利用二手塑胶机和其它机械设备、零件,进行改良、改装一台这样的机器。美国人机器总是卖得很贵,也许我们只需要几千元就可以研制出来。大家要有信心,一旦研制成功,我们工厂就可以更上一层楼,我也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好在,这一次员工燃起了信心,主要是老板提及‘功劳’。

  “确实,若是真能研制出来,工厂可就多了一个非常赚钱的产品了。”

  “有道理,老板说是行,那就是一定行。”

  李家成知道,主力军是自己,这些人可能只能打打下手。

  今天,是唐家乔迁之喜。

  林志超携全家老小,来到半山区的罗便臣道一处洋房,车队刚到门口,便看见唐仲源、宋巧玲夫妇、以及唐显千、唐友千来到门口迎接。

  在唐家人看来,林家出行可谓豪华,三辆清一色的福特1949型汽车驶来。

  实际上,不知不觉,林氏家族的成员已经是七名,出行自然是三辆车,毕竟还有保姆、保镖。

  “恭喜岳父岳母、两位小弟乔迁新禧!”

  “哈哈,快进屋里坐,别晒着我的外孙了!”

  两家人欢声笑语走进三层洋楼,可谓浩浩荡荡。

  在客厅坐下后,众人聊了起来。

  林志超说道:“感觉怎么样?”

  唐仲源尚未搭话,宋巧玲则抢先说道:“很好的感觉!感觉又回到了沪市住洋房的日子,我就喜欢这种独门独户,还带院子的房子。得亏是你这个女婿好,叫你岳父分散投资,买房子也是投资,是吧?”说到最后,还抱怨唐仲源差点不肯买。

  事实上,唐仲源本来就不肯买,他觉得住跑马地蓝田雅苑就足够了,主要是他想先做纺织生意,等明年赚到了钱再买。这个想法没有错,而且这两年半山区的花园洋房也不贵,差不多也就二三十万港币。

  不过早买早享受,所以林志超就建议唐仲源先买了,至于他的欠款,又不急着要。

  其实唐仲源对于房地产、股票类,丝毫不关心,也没有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