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78章 【大决战】(1/5)

  港岛家族的诞生正文卷第578章【大决战】1998年上半年,香港经济直线下滑,甚至录得2%的负增长。

  首先是楼市,呈现出一浪低于一浪的跌势,长实集团低价投中两幅地皮,便是最好的证明;随后,港府冻结卖地计划9个月时间、免交第四季度差饷、预留‘首次置业贷款’的36亿资金增加至72亿、提供置业贷款的名额从4500名增加至10000名,这些措施将让香港库房损失190亿港币;而85000计划,也实质上停止。

  其次是股市,国际炒家一直阴魂不散,在外围影响香港投资者的信心,截止7月初旬,已经跌至8000多点,较高峰时已经跌去一半指数还多,跌了近10000点。

  最后是各项产业,由于银行收紧银根、利息高昂,破产的企业比比皆是。

  进入夏季,华夏周边国家经济急剧萎缩。

  日元一挫再挫,给港币和RMB造成极大的压力;

  印尼危机持续不断;

  俄罗斯金融动荡;

  在香港,种种迹象表明,即将公布的失业率和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都极其令人失望。

  东京樱花银行的一名交易商说,“据报道,RM银行行长戴先生说RMB将会小幅贬值。”

  一时间,对RMB不利的消息此起彼伏,人们开始怀疑RMB到底能挺多久。

  “好的,麻烦林总裁了!”

  炒家盛传“RMB贬值”,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香港乃沛公也。

  香港股市山雨欲来。而此时,“RMB即将贬值”、“港股要跌到5000点”之类的“预测”充斥媒体,令投资者信心极度动摇。如果日本、俄罗斯再传来坏消息,香港股市很可能爆发恐慌性抛售。

  深夜,香港财神爷铁三角悄悄的来到恒丰广场。

  “请”

  有记者问:如果全世界的对冲基金都来和港府对着干的话,港府是否还有信心?”

  醉翁之意尽在恒指期货。原因何在?

  投资者买卖恒指期货是买卖将来某个日子的恒生指数的涨跌,每份恒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当日的恒生指数乘以50元港币。恒生指数每降低一个点,该期货合约的买者每份合约就亏50港元,卖者每份合约则赚50港元。照此计算,若金融炒家在恒生指数10000点时卖出一份8月份到期的恒生指数期货,然后竭尽全力将恒指打落至6000点时,炒家再将这份合约买入平仓,即可获利20万元。

  “哈哈”

  曾先生说:“华夏官方已讲得很清楚,无需变动RMB汇率。在短期内RMB不会有贬值的压力。但是日元不明朗是事实,我们已知之甚久,因此无需恐慌。”

  “如果有人觉得我们会有所动摇,他们是错的!我们绝对有能力与决心维持联系汇率,我们一定会做得到。维持联系汇率将能确保香港的长远经济活力与利益,短期的痛苦可以接受。”最后董先生颇有悲壮之色,沉重的说道。

  恒指期货也会同步下滑,然后炒家便可在期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沽空恒指期货,汇市、股市双双获利。

  场面极富象征意义,曾荫权在前,任志刚与许仕仁一左一右,略靠后,形成一個稳定坚固的三角形。任是金管局主席,许是财经事务局局长。他们代表了香港政府的决心。

  据悉,其精锐部队就是华尔街大炒家乔治索罗斯麾下的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5日,香港市场上抛售的港币达200多亿;6日,又是一个200多亿。

  “前面两次,我们只是试探性的进攻,但已经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而这一次,我们要将恒生指数击破5000点,我们带着钞票回到西方!”

  原因就是: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被舆论界戏称“任一招”,意思是说,每每金融炒家杀将过来的时候,金管局唯一的一招就是提高利率,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以抗拒炒家的狙击,维持联系汇率。

  曾荫权的讲话声色俱厉:‘当局有大量资源,可一举击退炒家。’

  RMB贬值,势必沉重地打击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曾司长、两位局长,林生已经在等你们了!”

  财政司长曾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义正辞严:“香港不是自动提款机。”

  这一天,恒生指数再次下挫188点,来到8005点的位置。

  一群中老年白人,纷纷笑了起来,那模样任谁见了,都忍不住讨厌。

  时间一闪而逝,又过去六天。

  没有投资者,楼市就会冷淡,持股的投资者纷纷卖出股票,偿还贷款,亦没有新的投资者入市购买股票。

  有记者问:“日元已跌至8年来新低,是否会对港元联系汇率构成压力?RMB会不会失守?”

  8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