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433章 【收购九龙仓】(2/4)

式上,不足称道,他们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事实上,林志超早有挑战怡和洋行的实力,不过一直是受环境的影响,而迟迟没有行动。

  如今。

  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九龙仓集团股票异常,也引来敏感的财经评论家进行分析,一位以《九龙仓集团业务开始脱变》为题,指出九龙仓集团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未来十年可以出现营收年增长20%的良好势头。

  各方面的刺激下,九龙集团的股票开始一路上涨,市场也出现各种版本的谣言。

  “是谁在吸纳九龙仓集团股票?”

  “莫非是置地再增持?”

  “想什么呢!置地增持会有如此涨势嘛?”

  “也对”

  “你们觉得,会不会是华资大佬,正在暗地吸纳九龙仓集团股票?”

  “林志超先生”

  “对嘛,在香港还有谁有这个实力呢?”

  “没有,再也找不出第二人!”

  面对着市场咄咄逼人的态势,怡和系高层很快发现异常。

  怡和大班纽壁坚岂能不惊慌?

  今日之怡和,不似昔日之怡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数十年来,怡和对政府存太多的戒心,奉行‘赚钱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政策。因海外投资战线过长,投资回报率低,给怡和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将怡和逼入绝境。

  置地的会议室里。

  纽壁坚召开高层会议,怡和系高层参加也不少。

  虽然九龙仓和置地,是怡和洋行的双翼;但实际上,在控股上的结构是:怡和洋行控股置地、置地控股九龙仓集团。

  按照这种控股方式,凯瑟克家族持有的是怡和洋行股票,应该也持有少量的置地股票,但肯定没有持有九龙仓集团的股票。

  纽壁坚说道:“我可以肯定的说,是林志超的环球集团在暗购九龙仓集团的股票,因为据我所知,环球集团正在出售船只,大量回笼资金。”

  他的意思是,环球集团出售船只,目的是收购九龙仓集团。显然,这些人低估林志超的实力太多了。

  这就是不上市的好处!

  鲍富达说道:“如今之计,我们只能应战,从市场上回购股票,增持至安全线上,以保江山不是失。置地的现金流需要启动中环重建计划,以及投入地产相关,仅能拿出部分资金回购。唯有怡和洋行出手,两边同时增持。”

  置地实力削弱了一些,毕竟他们失去了星光行大厦、维港中心,再加上他们现在正在中环重建,投资巨大。所以,拿不出多少资金出来。

  纽壁坚露出一丝苦笑:“怡和洋行的现金储备,也并不多。按照目前九龙仓集团的股价上涨速度,增持不了多少股。”

  会议室的人都沉默,怡和为什么没有钱?

  这是因为凯瑟克家族将怡和的资金大量调往海外发展,意图是怡和洋行成为一家世界性跨国企业。

  随后,纽壁坚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向汇丰银行求助!”

  有高层说道:“汇丰银行和环球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岂有帮我们的道理?”

  纽壁坚说道:“大家都是英资,又岂有联合华资,对付我们的道理。我亲自去和沈弼求助,希望可以让他阻止林志超收购。”

  大家见状,也只能如此。

  殊不知,沈弼此时正在拜访林志超。

  他来的目的,并不是九龙仓集团的事,而是关于航运的事情。

  在环球的办公室里,林志超和沈弼喝着茶。

  沈弼率先按耐不住的问道:“听说,环球航运在市场抛售不少油船,不知道是因为船龄老化的原因,还是其它原因!”

  林志超放下茶杯,说道:“我在减船”

  沈弼见林志超话很简单,反倒是更加怀疑起来。

  “是为了收购九龙仓集团?但据我所知,以你的实力,压根不需要卖船去收购九龙仓集团。”

  他们汇丰每年分红才占多少,比起环球集团还是差远了。汇丰银行分了好几年的红,那么环球集团也分了好几年的红。这位手里的现金流,恐怕是三四十亿港币。

  林志超见沈弼怀疑,便直接说道:“航运可能有风险,所以我正好减少船龄老、经营成本高的10~15万吨油船,以及一些散装船。”

  沈弼说道:“VLCC和ULCC呢?”

  林志超说道:“也会考虑!总之,我们是合伙人,我一定会让寰宇航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