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坦途》

第六百六十八章 给我弄个几十斤(3/4)

,拨过来拨过去的寻找肿瘤。

  没弄过颅脑的都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寻找大概有点把核桃仁开了一个孔,然后用镊子把核桃仁中间的某个部分拿出来。

  从整体看,核桃才多大,有多难?

  可问题是,就开一个小口,然后不让你破坏其他组织,这个深度相对来说就太深了。

  颅脑这玩意有套子的时候,就是有硬脑膜的时候,大概就是老豆腐,还是在火锅里面煮了半个小时的老豆腐。

  是有一定的韧性。

  一旦把硬脑膜打开,这玩意瞬间就变成了果冻,颤颤巍巍的果冻。

  别说切割,稍微牵拉一下,说不定就给患者造成某个功能缺失了。

  先寻找,当寻找到肿瘤以后,就开始慢慢的显露肿瘤的全貌。

  这个操作,怎么说呢,大概就是偷着脱人家微醺的衣服,不光要想办法脱掉,而且还不能惊扰到微醺的这个人。

  不光不能惊扰到微醺的这个人,还要速度快。

  速度慢了,微醺的人可能会被冻醒来,而大脑会因为失血出现坏死。

  所以,脑部手术对主刀的要求太高太高了。

  最关键的是,张凡做的还是脑干。

  脑干是啥,如果大脑是司令官,而脑干大概就是司令官的指挥部。

  呼吸、心跳、几乎人自己不能控制的都是这里在管控。

  手术观摩室内,懂的人看的一眼不眨。

  “这个时候就上双极电刀了吗?这是不是有点危险啊?”

  手术室内,白烟袅袅,张凡拿着双极电凝,不停地在颅脑的创口进进出出,颅脑创口就像是摩擦生烟了一样。

  按照常规,这个时候应该先分离,然后再精准电刀,可张凡直接就上电刀。

  外面越是懂的人,越是看的心惊肉跳的。

  都没有分离啊,我的大哥。

  你稍微弄劈叉个一两毫米,就戳到脑干了。

  电刀戳一下,还做个锤子手术啊。

  而看不懂的一群学生们,越看越好奇,“这个是脑干吗?怎么看着像是小脑啊,不对啊,电刀怎么戳进去了,这里有动脉啊。”

  学霸就是学霸,虽然看不懂,但大概张凡要干什么他们还是知道一点的。

  这个手术操作一定要轻柔、精准,避免过度牵拉脑干组织。如果骨科手术,上去就是钉钉刚刚的一顿敲,一顿砸。

  那么脑外手术,直接就像是你伺候你家容易发怒的母老虎。

  不光要轻柔,还要到位置。

  不轻柔,人家活发火,不到位置,人家会不耐烦。

  而且随着肿瘤组织的逐渐切除,脑干组织逐渐塌陷,这个时候术中持续监测神经电生理指标,如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手术操作,确保未对重要功能区造成不可逆损伤。

  这玩意就像是你一边伺候你家母老虎,一边还要询问,舒服不舒服?

  几个小时,就像是几分钟一样。

  而且还是全程显微镜下操作,说实话,这玩意不是啥好东西,显微镜下看的时间久了,人都眼睛都尼玛看啥都是双影的。

  终于肿瘤被完完整整的从脑干上切除了下来。没有任何的破溃,没有任何的粘连的,就像是一个卵子一样,被张凡轻轻的从颅脑中提了出来。

  真大的副院长双手立刻捧着,就像是捧着什么极其贵重的东西一样,从肿瘤刚出颅脑就被捧着了。

  这个活,他都多少年没有做了。

  但今天,他给张凡做的是格外的顺溜。

  再次仔细检查术野,确认无肿瘤残留及活动性出血,用温生理盐水冲洗,清除残留的血凝块及组织碎屑。

  然后就是关颅,

  这个比关腹部麻烦,不光要严密缝合硬脑膜,若硬脑膜缺损较大,还要采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确保硬脑膜完整,

  这个要是弄的不好,就像是房子的防水没做好一样。

  患者出院以后,时不时的就能从鼻子里流出一大坨来。

  最后就是将骨瓣复位,用钛钉固定,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头皮,缝合过程中注意对齐各层组织,确保切口良好愈合,估计这台手术,最后的骨瓣复位是最简单的操作了。

  所以,骨科虽然赚钱多,但在医院中,很是被其他外科看不起。

  手术做完,张凡略微深拉了一下有点僵硬的躯干,喝了两口真大院长亲自送来的信阳毛尖。

  “这茶叶好,走的时候给我装几斤!”

  张凡一点都不客气,这个时候越不客气,人家越高兴。你要是端着,反而让人家觉得好像是亏欠一样。

  有时候让别人亏欠并不是什么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