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东宫意见箱(2/3)

了。”

  张阳揽着李玥肩膀,“家里这么多黍米也吃不完。”

  李玥靠在夫君的肩膀上,“那就放在村子里吧,村子的孩子都可能吃了。”

  “也好。”

  “老师,你怎么还不睡。”

  夫妻俩靠在一起,气氛正是旖旎之时,被小武的话语声打断了。

  李玥俏目瞪了眼夫君,见他还搂着自己的腰以及另外一只魔爪,红着脸挣脱抱着小武进了自己的房间,重重关上房门。

  张阳喝下一口茶水,收了收心情把家里的银钱和禄米都藏好,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台忙活。

  】

  工厂正常运作的半个月之后,太子的课外读物和一卷叫作西厢记的书也出现在了长安城,从骊山村出来的村民推着一车车的书在长安城外卖着,一册书只要一百钱。..m

  有了先前的红楼梦让唐观意犹未尽,现在他来到书贩子面前,花了一百钱买了一卷西厢记,光是看了故事的前几篇便兴致浓浓地带回家。

  骊山的书在短短一个时辰就被一卖而空。

  之前叫骂红楼是禁书的那些读书人,此刻也都闭上了嘴,有人尝试着买了一卷看着西厢记的故事,立刻就被故事中的内容吸引了。

  西厢记开始出现在朱雀大街上,立刻就有人开始抄录。

  走在朱雀大街上的李崇义遇到了唐观。

  “这般匆匆是有何急事?”李崇义好奇问道。

  “崇义兄,请看这个。”唐观小心翼翼拿出一卷书,“西厢记,自红楼之后又出的新书。”

  李崇义狐疑道:“有红楼好看吗?”

  唐观笑道:“不俗,不俗呐。”

  一边赞叹,唐观便带着书走远了。

  李崇义又走了一圈,来到弘文馆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人大声念着西厢记的故事,可惜如红楼一样,西厢记也只有半卷。

  此刻这卷书很快就进入了众多读书人的视线之中。

  骊山不仅没有停下印书,反而又多了一个西厢记的故事。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卷太子总领的课外读物。

  西厢记这卷书顶多就是读书人之间的小声议论,课外读物立刻在长安城风靡开来。

  东宫,李承乾看着已经印出来的红楼和西厢记,“不得不说欧阳询老先生的字看着让人觉得很舒服。”

  张阳喝着茶水,“不知道这一次印出来的排版和字体大小,太子可还满意?”

  李承乾翻看着,“孤太满意了,一卷书上百页,要说这样的纸张!一钱可买不到这么一张纸。”

  “不瞒太子殿下,确实是赔钱。”

  “你说过想让书籍的价格便宜,如今只是一百钱,你以后卖的书会更便宜吧。”

  “我觉得纸张的价值应该是写在上面的内容,而不是纸张本身的价值。”

  李承乾翻看着西厢记,“这个西厢记也是你那位老师讲的?”

  张阳点头,“正是。”

  “太子殿下!”一个侍卫跑来道。

  “何事慌张?”李承乾神色不悦。

  “莫非是魏王殿下造反了?”张阳似笑非笑地说着。

  “你莫要说笑。”李承乾放下书卷。

  侍卫躬身道:“太子殿下,我们放在朱雀门外的东宫意见箱已经塞满了。”

  李承乾倒吸一口凉气,看了眼张阳。

  “那就拿进来吧。”

  “喏。”

  东宫两个侍卫匆匆跑到朱雀门把满了的意见箱拿走,再放上一个空的意见箱。

  就在众多人眼前,让人没想到的太子真的让人将这些意见拿走了。

  一箱子的书卷,有竹简的有纸张的,还有写在丝绢上的意见。

  张阳打开一看,只觉得眼前发黑,“佞臣张阳,近谗言令太子亲小人远贤臣。”

  李承乾的神色也不是太好。

  张阳小声问道:“太子殿下,都是骂我的吗?”

  李承乾缓缓点头。

  一卷卷的看着上面的内容,李承乾一连看了几十份,“孤发现有很多重复的话语,甚至连笔迹也差不多。”

  张大安整理着这些意见也点头,“臣发现了。”

  李承乾思量着,“孤觉得应该有一伙人,他们合起伙来一起写着骂你的话语,而且还重复写,重复骂。”

  张阳已经没了心思看着这些意见书,现在很想一把火烧了它们,“太子殿下不要给我看了,我怕我看了明天就会有不少人死于非命。”

  李承乾又拿起一卷,“咦?这卷倒不是骂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