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瓜熟了(2/3)

被乱贼给截住,我们礼部的探子确实查明了,在南诏确有一伙兵贼作乱,可至今不知道什么人。”

  “要是劫匪,洗劫一户人家倒是有,洗劫一地村子也是少见,哪有劫匪去洗劫南诏一个国?”

  张阳嘱咐道:“既然以后礼部事宜还是由我来主持……”

  “自当听县侯安排。”

  许敬宗躬着身子,现在他已经是礼部尚书,一生仕途到了如今得偿所愿,往后还能否有所寸进,也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不过能够位列六部尚书已经很不容易了,许敬宗现在将张阳的话当作至理名言。

  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的县侯吩咐什么,他就做什么,哪怕是头拱地。

  张阳摇着手中的扇子,“往后南诏的事情,但凡有所奏报你们都要留着,至于南诏使者来长安城告状也好,求助也罢,在对方没有人证之前,切莫轻易答应。”

  许敬宗拱手道:“但凡有消息,下官一定告知县侯,由县侯来定夺。”

  这是李世民的吩咐,也是他许敬宗自己愿意做的事。

  张阳又道:“以后的礼部还要继续辛苦你了。”

  许敬宗躬身道:“县候放心。”

  送别了许敬宗,张阳高兴也高兴不起来,礼部的铺子摆得这么大,往后还要再改再精简的。

  当时建立外交院是为了对付外敌的需要,比如吐蕃,突厥,薛延陀或者是为了收复高句丽。

  当李世民觉得大唐的国力已经到了一定水平,他就会觉得礼部不需要这么庞大。

  许敬宗这样的人不会只是一个礼部尚书,他往后还要继续往上走的。

  礼部需要改制,需要精简,除去那些细枝末节也是必须的,这些年无节制地扩张也该拿回来收尾。

  至于这件事交给谁去做,肯定不是许敬宗,他不会让自己的心血就此被剪除。

  白了,李世民表面上给予礼部中肯,或者是赞赏,都是假的。

  这个皇帝的心里从来没有放弃过权力,集权集权,就是要集中权力于一身。

  他难道会任由礼部一直交在自己整个骊山县侯手中吗?

  未雨绸缪是好事,不论是朝堂中的风波,还是朝堂中的对手,围绕礼部的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

  李世民的想法不过是让礼部的果实多在枝丫上留一段时间。

  至于什么时候摘去也是早晚的事。

  张阳觉得也该给礼部寻找下一个人接手人了。

  铁匠坊已经很忙碌,不过现在这里已经不像是当初这般忙碌,如今的铁匠坊还在为了铁器铸造工艺上努力。

  要让铸造更加精细化。

  蒸汽机已经停歇,雨季的时候一直用油布包裹着。

  张阳在铁匠坊门口坐下,江师傅也坐在了一旁,“你子今日怎么有闲情了。”

  “老师傅,我打算往后请你去书院做个老师。”

  “做老师?”江师傅摇头道:“我一个不识字的老头如何去教书?”

  江师傅拿出一张饼,掰开一半递上。

  张阳接过这半张饼,皱眉道:“不需要识字,您老主要教实践的打铁和铸造。”

  江师傅还是摇头,“老头子一个粗人,怎么能教人,那是读书人做的事情。”

  “读书人不懂如何铸造。”

  “老头子都一大把年纪了,在这个铁匠坊很好。”

  张阳拍着他老人家的肩膀,低声道:“我打算在以后的书院后方建设一个园区,在那个园区有教做材厨子,有教人织布,染布,江师傅也放心,往后在那个书院都是您这样的人。”

  闻言,将师父又诧异了,“还有这样的地方。”

  张阳吃着手中的半张饼又道:“我给江师傅单独做个作坊,让三五人来协助您,造个炉子,您老一把年纪,在这个开工就热火朝的铁匠坊才不合适,对您的健康也不好,争取早日让您出来。”

  江师傅笑道:“老头子打了一辈子的铁,当年战乱的时候给人铸造刀兵,等下太平了,还要给朝中铸造刀兵,这辈子不打铁了,都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老师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像欧阳询老先生他们可以安安静静地养老。

  张阳揽着他老人家的肩膀,“这里的活太重了,往后还会有更繁杂的工作,您老在这里带三两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出来,您老也早点歇着,到了以后我给您养老。”

  “张啊。”江师傅低声道:“老头一辈子劳碌惯了,你这般对待,老头我心里愧疚。”

  张阳释然一笑,“其实对我好的长辈有很多,不只是您一个,我还要给很多人养老。”

  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