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七百九十八章 珍贵的苗头(2/3)

学的本领,要取长补短。”

  本来李崇义在礼部就没什么重要的事,平日也很闲散。

  而礼部又多了一个同样无所事事的孩子,李崇义对他十分好奇。

  狄仁杰声道:“崇义公子,家父还许敬宗当年可以进入礼部是因为张阳的提拔,那么能够从礼部的侍郎一步步走向礼部尚书,他也一定有过人之处的。”

  李崇义苦笑一声,这孩子一定会有前途的,这是他的第一个感受。

  张大象忧心道:“在竺打下来的土地交给吐蕃人治理吗?”

  许敬宗摇头叹道:“如果真的交给吐蕃人来治理,赞普的目的就达到了,他想要的便是这个结果。”

  众人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一般这种事情李义府都是不话,他也不敢参与众饶议论。

  张大安低声道:“吐蕃的都护府的章程如何了?”

  闻言,张大素拿出奏章看着,“这两年因为禄东赞的坚持一直没有落成,因逻些乃是吐蕃的王廷所在。”

  许敬宗颔首道:“既然现在王玄策攻打竺已经大胜,吐蕃的都护府就必须要建立,若是禄东赞不答应,就带松赞干布的手令过去。”

  炉子上的锅传来汤水翻滚的声音,茶叶蛋的香味飘荡在正堂郑

  张大安皱眉道:“若是禄东赞还不答应呢?”

  闻言,张大象也是点头,“这一次吐蕃的赞普来到长安城与松赞干布的谈话就像是交代后事,现在禄东赞已无后顾之忧了。”

  李义府拍案道:“许尚书,下官愿奔赴一趟吐蕃!定让都护府建好。”

  张大安给他一个眼神示意不要着急,又道:“如若赞普不同意,那么竺的领地就不给他们,大唐可以安排值得信任的竺人来自治,吐蕃想要这块肥肉就必须要我们答应。”

  平时张大安的话语很少,可他往往就能出一两句很关键的话。

  礼部既然商议好,众人也就散开各自忙各自的事。

  终于许敬宗的目光落在烈仁杰身上,这克星手里拿着的是回鹘饶奏报。

  这克星还看得挺认真的。

  “许尚书,我要吃柿子。”

  “没有!”许敬宗当即回道。

  狄仁杰缓缓放下奏章,低声道:“那子就去找你家夫人,她会给买的。”

  “混账,你莫要欺人太甚。”

  许敬宗吹胡子瞪眼,想要和这个克星拼了老命。

  狄仁杰惆怅道:“也不知道怎么了,除了柿子还想要点甘草。”

  “你!”许敬宗额头青筋直冒,呼吸沉重地拿出一袋铜钱,对一旁的文吏道:“去买些柿子和甘草。”

  “喏!”

  “不要买多了,他吃不了多少。”许敬宗又是叮嘱。

  竺的战报到了,朝中武将们跃跃欲试,想要文治武功的大唐皇帝,意外地发现此刻的朝堂与自己所想有些偏科。

  本想着提高中原子弟入折冲府的年纪,年满二十岁才能入军削减中原各地的兵力,可这战报一来,武将这一块战意很高,朝中武将请命出战的奏章越来越多。

  全长安城的杀才,都想要冲向波斯,将那大食人碎尸万段。

  李世民惆怅地长叹一口气,一时间思绪有些跟不上变化了。

  长孙皇后带着一卷布匹而来,她行礼道:“陛下,这是骊山今年新制的棉布,青雀游猎回骊山之后就让人送来了。”

  骊山的棉布做工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棉布看起来比往年更顺滑一些。

  李世民拿在手里观察着其中针线,整齐而紧密,棉线也比以往更细了,拿在手里也更舒服。

  长孙皇后给陛下倒上一碗茶水,又道:“是今年骊山的棉布更多了,比之去年还要多出五倍。”

  “嗯?这么多?”

  “是他们改造了工厂的缘故,有很多器械都换下来,问宫里要不要?”

  这话让李世民神情一怔,再问道:“骊山制造的器械?”

  “嗯,具体的妾身也不懂,都是一些骊山换下来的器械,原本想着宫里要这些器械也没用,就没有先答应,骊山是想让宫里开价买下。”

  李世民颔首道:“要多少银钱。”

  长孙皇后又道:“是要五千贯。”

  “呵。”李世民冷哼一声,“他不要的器械开价五千贯,让朕去买?当真是多钱善贾,以为朕会上他的当。”

  知道陛下与张阳不对付,长孙皇后又道:“不过青雀还了,这些换下来的器械骊山留着也没用,是可以帮助宫里多一些织衣。”

  现在后宫的人越来越多,花费对朝中来也是巨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