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128章、十八痛苦罗汉(为盟主MikoyanMing加更2/2)(3/3)

还早起去了常朝。

  “昨夜散了之后,朕又想了很多……”

  朱厚熜一开口,好几个人抖了抖。

  你这个年纪!你不睡觉的吗?你还可以长身体的!

  “想来想去,昨日是太过急切了。”

  杨廷和与袁宗皋都明显放松了不少:你终于想通了。

  “此事实乃百年之计,自无仓促能成之道理。”朱厚熜忧心忡忡的表情是不见了,现在换上了严肃认真的表情,“然而朕始终认为……”

  众人放在案桌底下的手不禁捏紧了拳。

  “……彼辈西洋人迟早将成为心腹大患!”

  拳头松开了,这次多了个迟早,那还是想通了。这事不急。

  “为此,朕认为,我大明须有一道百年不移之国策。”

  十八痛苦罗汉看向了他。

  朱厚熜断然说道:“纵然朕所言之海患不致于短短十年甚至百年内便不可收拾,穷朕一生,也应为大明万世谋,于南洋再筑一海上长城!”

  杨廷和眼前一黑,明显晃了晃,和他表现差不多的有六七个。

  修长城,亡国之兆啊!

  还是在海上修!

  “阁老莫慌!”朱厚熜怕他心肌梗塞,“此长城非彼长城!这海上长城,只有关隘而无城墙。若能于我大明南洋、东洋方向海上航路要紧处设港驻兵,控扼要道,则不致于奔波万里海疆,追敌而不得,家门时刻有海寇侵入之危。”

  杨廷和缓了缓神,心情复杂地说道:“陛下是说,好比葡萄牙人攻占了满剌加,便锁住了那道海峡?”

  “正是!彼时其为藩属国,既无屏藩之用,我大明亦不愿多管。然今非昔比,为大明万世谋,海防之根本,恐在于经略南洋,此百世不移之国策。”

  杨廷和不太想说话。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昨天就谈到了这些。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距离太过遥远,如何有效控制住,而且是能带来收益的情况下控制住。

  两广都能乱成那样,何况南洋?

  “朕亦知其难,但朕不急,朕还年轻。诚如众卿所言,先仿造西洋人枪炮,加强海防道,眼下不必大张旗鼓,这一点朕想通了。”朱厚熜装得就好像昨天的忧心忡忡只是一时蠢笨,“然放眼百年,朕这经略南洋、筑海上长城之国策,其中道理,诸卿以为然否?”

  人人都累了。

  你说你不急对吧?你说眼下就先仿造枪炮、加强一下海防道就行了对吧?

  那百年国策,后面的事,管他去。

  于是十八痛苦罗汉倒是都一齐回答:“此确是上策。”

  朱厚熜满意地点头:“那么御书房此后悬匾,上书百年不移之国策。这第一道,便是南洋海上长城。以后国策会议,众臣每至御书房必睹之、思之,时常议之。相信以君臣之贤,一年、三年、五年、十年,总能议出稳妥之策,总能觅得实现之机!”

  十八痛苦罗汉齐齐抖了抖。

  以后要经常思考并且讨论这个问题?

  上当了啊,百世不移之策享受这种“待遇”吗?

  这参预国策会议之臣,不当也罢!

  今天1.18万字,日万+1,盟主加更-1=6。这段剧情由于更新不能一次放完,于是有了些割裂感。对海洋根深蒂固的不重视是很难改变的,主角前面做事既然能那么沉稳,又怎么会突然为了装逼去秀什么呢?整个大明只有他一个人最有希望去扭转一些认知,民间也许有高人认识到了,但朝堂大佬不会在意。皇帝的好处就在于,我就是可以折磨你们去想这个问题:我可以不急着做什么,但你们要去想。

  这就够了,慢慢来。

  从明天开始,更新量减少为每天至少两更,保底8000字。我可以多一些存稿好好打磨,人也轻松点。10天更了13万字,存稿急剧消耗中,还伴随着某些地方的改稿。

  质量为上,多多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