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狐》

第449章 复国(1/2)

  付子婴为大宋鞠躬尽瘁一辈子,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但没有人敢说自己不敬佩他,因此姜超才不想看他后半辈子永远圈在那个小院子里。

  这次也是因为听说付子婴也来了成都府,才匆匆过来。

  不过,刚到官,却得知付子婴已经离开官,回了苏州。

  姜超一阵失望,琢磨著等手里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再去一趟苏州。

  出门行走了一年多再回来,付子婴也有一种样的感受。

  这些天,一直再书房中整理见闻,没有出去过。

  刘磊等一行人付子婴送回了苏州后,因为之后还要陪付子婴再去一趟成都府,所以也没有离开,继续留在付子婴身边。

  入秋的东京,已经能看到树上跌落的黄叶。

  炎热的季节刚刚过去,对於东京城的人,现在正是最舒服的季节。

  垂拱殿中。

  脸上已经几乎看不到任何稚嫩的铁喜正坐在书案之前,看著从枢密院送过来的奏章。

  现在的铁喜也终於踏入了人生最峰的年纪,二十二岁。

  桌上的奏章有很多,全部都是从南方送来的。

  里面的容也出奇的一致,都是说整个江南各地得知皇帝陛下要来之后,出现的种种异状。

  什么天光,什么龙气,什么神仙……

  铁喜看著这些奏章,都想要气了。

  铁喜大略扫完之后,忽然抬头看向孙家碗。

  铁喜说完之后,心里又了口气。

  他年纪不大,但经的离却不少,自小从父母身边离开,然后是皇祖父,再到张爱……

  铁喜淡淡说道。

  人都会死,早晚而已。

  铁喜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想,轮到他的时候,他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铁喜不否认,他怕死,他想活的更久更久一点。

  他甚至怀疑,等他老了的时候,会不会也像秦始皇那样追求长生呢?

  不知道,没有答案。

  铁喜嘱咐完了孙家碗之后,想了想,又开口说到。

  孙家碗听到之后,赶忙应道:

  天子下江南,带著先帝的妃子自然不妥,但他也不可能自己离开东京时,董妃留在这里,所以让董妃先走是最好的办法。

  董妃这么多年,再大宋多次辗转,想来也习惯了。

  安排完了孙家碗之后,铁喜便站起身来,慢慢的走下台阶,朝著垂拱殿外走去。

  孙家碗赶紧跟在后面。

  铁喜出了殿门,感受著扑面而来的风,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他记得自己刚继位时,雄心壮志,想要成为一名英明的君主,可是这么长时间下来,他发现自己的心变了很多。

  这样也可以。

  没什么大不了的。

  让人去做吧。

  他今天休息一下也无所谓。

  种种念头贯穿了他的每天。

  当然,铁喜也清楚。

  自己不是圣人,即便是真的圣人,也不可能做到所有事情。

  他只能在享受之后,忽然想起来,然后努力一段时间,接著继续享受。

  缠膜顿了许久后,铁喜忽然开口说道:

  铁喜闻言点了点头:

  对於江南和成都府的事情,铁喜都是清清楚楚的。

  孙家碗轻声说道。

  铁喜知道孙家碗说的也是实情。

  即便自己再怎么强调不能扰民,可下面的人,也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

  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十七年刚刚。

  说皇帝了,就算东京城的要员出去办事,也会给当地百姓带去不少麻烦。

  铁喜了口气说道。

  孙家碗开口说道。

  …………

  这次南巡,铁喜不打算带著赵姝一起去,因此,这段时间来赵姝这里的次数就比较多。

  一直陪著赵佑玩闹的小太监们远远的就看到了铁喜,早早的跪倒在地上。

  赵佑看著周围的玩伴们突然跪下,脸上充满了不解:

  小太监们谁都不敢吭声。

  铁喜走近了,正好听到赵佑的话,微微蹙眉。

  赵姝收到了消息,朝著铁喜这边走来。

  看到皇后过来了,铁喜到底什么都没说,转头看向赵姝。

  他虽然没有开口训斥,但是心里这件事记下了。

  皇后的儿子。

  就是未来的太子,就是大宋朝除了铁喜之外,最重要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