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551章 不是说悟空指挥不了?怎么招降?(2/3)

  除了李牧所率的军队,蒙恬、李信、廉颇军队几乎每次大战以后都会杀十几个触犯军令的秦兵。

  就是在攻魏时期,二皇帝自戕示众,分兵以后,二皇帝亲自带领的军队都有犯令者,最后当众行刑处死。

  没有威,光是恩,很难限制住人心底最深处的欲望,李牧率领的秦军做到了。

  正是有这么一支对赵人友善,战中杀人,战后绝不扰民的秦兵,李牧这一路上收到的降兵才越来越多。

  一处房屋之内,一身白衫的盖聂面无表情,看着同样是一身白衫的李牧。

  前者是剑客,却如同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民,除了脸很俊,再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没有以前那藏都藏不住的锋锐剑气。

  后者是兵家门生,却如同一个书生。

  站在那里提笔练字的李牧没有战场杀伐之意,浑身上下反而透露出一股子书卷气。

  盖聂走到李牧身边,没头没脑地道:

  “这便是你在西北的成果。”

  李牧知道剑客在问什么,闻言点了点头,笔耕不辍。

  “在西北练兵一年,终是小有所成,勉强达到了陛下口中有信仰的军队。

  “赵人愿意投降,起初是看在李牧这两个字上。但随后,就是看在这一万秦军身上了。”

  想要让与秦世仇的赵人忘记仇恨,相信前年还曾来屠杀一遍的秦军,以秦人自居,太难了,光靠一冬的特训可不行。

  零星点摩擦,都会引燃如同一把干柴的赵人,很轻易就会烧起熊熊大火,激起对秦国秦人的刻骨仇恨。

  到那时候,再想要没有后顾之忧快速安心发展,唯有把赵人杀个干净才行了。

  “我这字写的如何?”

  李牧顿笔,侧开身子让出一步,让盖聂进前细细察看。

  冷面面瘫没有拒绝,低头视之。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全篇词都是以已经被废弃的赵字写就,盖聂初看时还觉得有些陌生,他记不得有多久没在公共场合见到赵字了。

  “文是好文,字是好字,凑在一起就不太好了,比你从前所写差远了。”

  盖聂如实说道。

  这首词的激烈情感跃然纸上,扑面而来。

  一个将军壮志未酬,保家卫国,杀敌索命,当是以激烈到无法再激烈的情感写下这首词。

  盖聂以前见李牧写过,那时的李牧醉生梦死,还是个酒鬼。喝着酒,写着词,那真是横如长戈竖如剑,银沟铁画如弯刀。

  这首词好像就是李牧亲自所作,再没有比李牧更适合写下的人了。

  今天,本该杀气十足的文字笔锋细腻,柔顺。

  少去了那份恣意狂草,一笔一划皆在规矩中。

  “谢谢。”

  李牧却颇为满意地笑了。

  盖聂抛去一个疑问眼神,好像做一个疑惑的表情就会触犯秦律一样。

  “陛下曾让我多读读《岳飞传》,在西北这一年,我终于读出来点物事。

  “兵事不只是兵事,打下多少城,杀死多少敌人,重要也不重要,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不理会一切,只想着战场,终会亡在战场外。”

  盖聂竖起手掌,打断谈性大浓的李牧。

  “听不懂。”

  李牧失笑,这份坦诚确实是剑客的风格。

  两年过去了,他们这批有代号的门客,似乎也只有剑客仍旧保持着本色,而且这本色好像还愈发纯粹了。

  他卷起这幅字。

  “那就说些你能听懂的。

  “牧在被召回的那一刻才终于明白,为何陛下要牧练兵,不要牧攻打匈奴,还说这就是牧最重要的事,一定要耐住寂寞。

  “赵国不在,赵人安好,不愧对那一句句武安君,确实是牧最重要的事。这应该也是你最重要的事了罢。

  “站在漳河边,等那不成器的侄子时我就在想,陛下是两年前就想到今日之事?我问过结巴这个问题,他说不知道,你觉得呢?”

  盖聂面无表情。

  “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