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七百一十六章 悬心的梁九功(第三更求月票)(2/3)

,确实如此,只是随后太子到了,被打岔了。

  他就有些不放心道:“不是说九阿哥之前去了太医值房吗?将当值的太医传来,看看可是九福晋有不妥当之处”

  梁九功应了一声,到门口吩咐人去传了去二所请脉的姜太医。

  姜太医恭敬地进了西暖阁道:“九福晋今日开始害口,吐了几回,九爷瞧着样子像是吓到了,想到了旁处。”

  康熙这才明白九阿哥为什么没头没脑说了一句包衣。

  他看着姜太医道:“九福晋脉相如何,你瞧着,皇孙可安稳?”

  姜太医道:“九福晋脉相康健,腹中皇孙也安好,只是有些秋燥,多吃着润肺的汤水就好了。”

  康熙点点头,放心了,打发姜太医下去。

  “这是随了谁了?丁点儿大的胆子,遇到事情就慌慌张张的,没个担当。”

  他嘴里跟梁九功抱怨着,心里却觉得熨帖。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这样的事情,不跟自己这个汗阿玛说还跟谁说呢?

  就算身边有个老十,也是半大孩子。

  怪不得中午的时候恼的厉害,口不择言,这是心里本就吓到了。

  他给九阿哥找到借口。

  梁九功听着这语气,提着的心也跟着放下。

  这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他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感受九阿哥的亲近,自然心里也偏着几分。

  这一下午的功夫,他可是替九阿哥捏着一把汗。

  太子不说是皇上的逆鳞,也差不多了。

  皇上自己捧起了个太子,是不会允许旁人冒犯太子的威严。

  也就是九阿哥年岁在这里,还没有封爵开府,换做其他的年长阿哥,敢这样顶撞太子,怕是皇上就不是呵斥两句那样简单。

  现在又有了前因在,九阿哥就算一时暴躁失礼,也有情可原。

  康熙想到九阿哥的任性,也觉得头疼,道:“传宜妃过来伴驾。”

  梁九功应了一声,下去往西六宫去了。

  瞧着这样子,今天怕是雷声大雨点小啦。

  传了宜妃过来,就没有惩戒九阿哥的意思了。

  木。

  翊坤宫,东次间。

  宜妃歪着,心里空落落的,还有些惦记。

  她跟佩兰说道:“没想到会搬的这样匆忙,之前的时候还以为要两、三年,正好到时候香兰也腾出手来……”

  香兰年初才成亲,年岁也不小了,这两、三年正是生儿育女的时候。

  等到儿女落地,她去舒舒身边做个嬷嬷,比外人要稳当。

  宫里历练十几年出来的,又忠心可靠。

  可惜了了。

  要知道也就是开府这几年,才是最缺人手的时候,不说是雪中送炭,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回头皇子府顺理妥当,人事也齐全了,香兰再过去,也就可有可无了。

  佩兰晓得宜妃不是想要插手皇子府内务,是因为福晋身边的嬷嬷木讷,丫头们年轻,不放心的缘故。

  她想了想二所的人事,道:“那边有个丫头,是娘娘名下内管领人口出身,要不就从她家里挑个妥当的嬷嬷过去?”

  宜妃摇头道:“不妥,到时候要跟着下旗的,香兰是单蹦一个人,女婿是招来的自己能做主,其他人拖家带口的,还是两厢情愿为好”

  再说外头人牵扯多的,也不方便。

  真正的孤家寡人,她也不敢轻易用。

  宜妃想了想,道:“现下还是算了,一动不如一静,等到皇孙落地,要是还缺人手再说其他。”

  内务府的包衣不妥当,倒是董鄂家那边,那位多罗格格身边,应该有妥当的人。

  关于皇子府的人事,舒舒没有瞒着宜妃,说了那边看屋子的几房人。

  一房是伯夫人给的陪嫁人口,一房是自己的奶嬷嬷,还有一家是九爷之前跟自己阿玛讨要的。

  换了其他小心眼的婆婆,说不定会不乐意,觉得儿子、儿媳妇跟亲家关系太近。

  换了宜妃,只有感激了。

  要不然怎么办呢?

  舅舅家的人不顶用,姻亲家再不用,让小两口自己扑腾么?

  反倒是五阿哥那里,太后给安排的周全,打小的乳母跟保母也都跟着。

  九阿哥这里,却是自己的过错。

  九阿哥当时年岁小,被刘嬷嬷煳弄住;自己这个当额娘的却是粗心,没有发现刘嬷嬷的阴毒。

  宜妃虽没有说着此事,可心里也一直有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