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七百六十五章 珍爱(第一更求月票)(2/3)

上还摆了两个小碟子,里面是切成条的黄瓜跟辣椒。

  夫妻俩面前各有一碟,九阿哥那碟辣椒丝要少一半。

  两人黄瓜条的数量是一样的。

  九阿哥不由失笑,有时候福晋也有可爱的坚持。

  总要分个公平,不是怕自己吃亏,而是担心不小心让旁人吃亏。

  所以摘黄瓜辣椒都是按照三的倍数,那是还带了伯夫人的一份。

  至于少了的青辣椒丝,那是因为顾及九阿哥胃的缘故。

  九阿哥心里软软乎乎的,也就是遇到自己了,这样体恤人,晓得心疼她;要是换了个人,占了便宜还卖乖,那日子得过成什么样?

  如果舒舒没有指给他。

  他摇摇头,没有如果。

  舒舒已经做好一个饭包,递给他道:“尝尝。”

  九阿哥接过,咬了一口,道:“香!”

  舒舒听了,脸上带了笑。

  这寒冬时节,吃这样的包饭,跟夏天完全不同,更清爽更好吃。

  两人可着这个吃,几道菜基本都没动,就赏了下去。

  一份红烧牛排赏了兆佳格格,一份牛肚锅子赏了崔总管,一份酱焖牛肉赏了齐嬷嬷。

  等到膳桌下去,九阿哥说了随扈谒陵之事。

  舒舒听了,也生出担心来。

  现在已经数九天气,是“一九”最后一天,十四出发,就是在“二九”里。

  往返半月的话,就是“二九”连着“三九”

  现在的冬天,跟几百年之后还不同。

  要是按照后世的说法,现在还处于“小冰河时期”,华北地方尤其明显,冬天苦寒,春夏少雨。

  可是皇子随扈是恩典。

  舒舒就道:“那可要好好预备预备,爷出行的马车收拾收拾。”

  九阿哥也是个不爱吃苦的。

  虽说在四阿哥跟前说的高声,可是要是能享福,谁乐意苦熬?

  “除了熏笼,还能怎么收拾?”

  九阿哥好奇道。

  舒舒想了想现在马车的规制,道:“羊毛毡里再加一层,隔热隔冷应该会好些。”

  九阿哥点头道:“这个可以。”

  舒舒又道:“座位下可以放熏笼,熏笼的排烟口直接在车厢下。”

  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密闭车厢不安全,熏笼也能更大些。

  “这样,一辆马车,最多可以放三个熏笼。”

  舒舒道。

  九阿哥道:“那是暖和了,可是出了车更容易感冒吧?”

  舒舒道:“去年得的貂皮,还剩了不少,正好可以给爷做个一口钟斗篷,下车的时候披上……”

  九阿哥忍不住翘了嘴角,道:“那咱们做一样的,你也做一件。”

  舒舒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肚子。

  现下罩衫就要宽松的了,一口钟斗篷确实更方便些。

  她就点点头,道:“好!”

  刚入冬的时候,她叫人预备了一些鸭绒。

  原本想要给九阿哥做个袄什么的,现下看来,没有貂皮暖和。

  现在这种天气,估计要零下二十度左右,还真的只有大毛衣裳最暖和。

  她打算叫人做成鸭绒垫子,放在马车上。

  九阿哥倒是记得职责所在,次日叫人按照舒舒的想法,简单地改装了一下他自己的马车。

  加了一层羊毛毡后,是好许多。

  九阿哥举一反三,加到三层。

  三层羊毛毡中,夹了两层防水的油毡纸。

  如此一来,不单单挡风,而且隔音也好。

  坐在马车里,外头的风声都听不见了,马车轱辘压地的声音也小了不少。

  九阿哥大喜,直接叫人将马车驾到营造司,让这边的匠人按照这个标准,改造圣驾出巡的各辆马车。

  皇子们的马车可以直接改造,御车想要改造却是要请旨的。

  九阿哥就跟营造司的笔帖式要了纸笔,简单的画了个草图,就揣着往乾清宫去了。

  正好大阿哥从里头出来,九阿哥就道:“正要打发人去跟您说一声呢,你瞧瞧这个……”

  说着,他将马车的草图给大阿哥看了,道:“您的马车在王府那边,打发人送到营造司,一并改了吧。”

  大阿哥看了个大概,指了指车厢西侧的两个凹槽道:“这是做什么的?”

  九阿哥看了一眼,道:“底下有熏笼保温,上面是放水壶跟饽饽的。”

  大阿哥点头道:“不错,那我回头叫人送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