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八百四十二章 美惨强(第三更求月票)(2/3)

了。

  后头跟着一辆马车,是九皇子府这里给姚夫人预备的寿礼。

  不过并不算丰厚,还是按照之前预备的礼单,并没有添加。

  这亲事还没有开始进行,现在就送重礼,让人有负担,没有必要。

  一码是一码。

  现在这礼单,是因张廷瓒的缘故预备的。

  点到为止即可。

  等到两家真结了姻亲,人情走礼就是再说。

  高斌本就有进出皇城的门贴,至于福松,也有自己的腰牌,到了西安门,做了简单登记,就进了皇城。

  高斌小声嘀咕道:“西安门这边还好,多是高官赐第,没有那么乱,其他包衣排房那边都是乱七八糟的,挤得不行,人生人的,总有一天这皇城里搁不下来”

  他家现在还好,父亲升了郎中后,内务府就给安排了独门独院,早先也是大杂院o

  福松道:“内城的房也不够使了,听说八旗要沿着城墙根儿盖新营房呢!”

  等到盖好了营房,肯定要分出人口过去。

  高斌带了期待道:“什么时候能在内城有个院子就好了”

  福松看着他笑道:“皇子府后头的院子还不少空着的,你要过去住,让九爷分价一套就是。”

  高斌摇头道:“不是那种,是置办下来,永为基业的,现在住着的到底是官房,)不自在。”

  主要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他父亲去做了皇子府的典仪,解了内务府郎中的职。

  要是内务府那边的郎中发话,随时都能收回院子。

  虽说内务府上头是九阿哥,暂时不用担心这个,可是也让人不安心。

  福松没有说旁的,高家到底不同。

  高家的根基在内务府。

  九爷之前私下里跟他提了,要给高衍中一个重赏。

  现在圣驾巡视永定河,不在京城,否则关于包衣孳生人口增加新佐领之事,就该拿到台面上来说。

  到时候高衍中佐领有份,得了世职,高家也就是内务府的中等人家了。

  以后子弟补缺,都比寻常包衣机会要多,前程要好。

  说话的功夫,两人到了张宅。

  两人翻身下马。

  高斌上前一步,道:“我们是九皇子府的,奉我们主子跟福晋之命,来给夫人送寿礼。”

  门房早得了吩咐,一边迎两人进花厅,一边使唤人往里头传话去了。

  这边茶水才上来,张廷瓒与张廷玉出来了。

  为了招待福松,张廷瓒今日告假,没有去皇子府。

  张廷玉原在书房读书,听到动静,带了好奇,跟了出来。

  等到看到两个亭亭玉立的少年,都是十七、八岁年纪,一个穿红,一个着蓝,相貌不俗,张廷玉就有些恍然。

  当年他跟妻子结发之时,也是翩翩少年郎。

  福松与高斌也看到了张廷玉。

  张廷玉落后兄长两步,相貌清俊。

  张廷瓒就带了儒雅之气,可是他这兄弟看着雍容不迫,只站在那里,就能让人心生好感,想到四个字“高人雅士”。

  “张大人·

  福松颔首。

  高斌跟在旁边,则是躬身为礼。

  张廷瓒拍了拍福松的肩膀,侧身道:“这是我二弟廷玉。”

  而后他对张廷玉道:“这是九皇子府的司仪长福大人·

  说到这里,他又指了高斌道:“这是我同僚高大人之子

  几人又见过。

  张廷瓒这才看着高斌道:“九爷怎么把你派来了不是说去了昌平么”

  原来庄亲王换了地以后,九阿哥还是有些不放心,打发高斌带人走了一趟,看看庄亲王那边的动静。

  总算没有闹出支帐篷的事,否则这上了年岁,着凉感冒的,也叫人跟着落不是。

  庄亲王那边开始往小汤山运石料了,瞧着样子,是为施工做准备。

  等再过些日子,就能开工盖别院了。

  高斌笑道:“九爷体恤我,才叫我陪阿哥过来,见见世面。”

  张廷玉在旁,并不插话,可也在留心打量福松。

  跟他想象中的宗室子弟完全不一样。

  气度更从容,神态更清雅,性子更稳重。

  怪不得长兄看上了。

  等到将礼单奉送,做完了差事,福松看了张廷瓒一眼,脸上有些红,道:“若是方便,可否给夫人请安”

  这个时候他该改口叫“伯母”,毕竟他跟张廷瓒同僚,既是过来,给长辈请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