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424章 这个人,有人教(2/3)

重强调,“快去!最好要在长宁伯之前去。再有,二哥新任威宁伯,且已主动请治安所按照朝廷法度处置。还发生七弟的事,也可以由管束经验还不充足为由,陛下也会理解的。”

  “这可不是小事,止妹你可要说准了。”

  王止面色一正,“我知道。其实陛下,想以各种方式展现为君之仁,只是国事如此,难以转圜而已。二哥此去,定会无碍。威宁伯府也会安然无恙。”

  话说到这种程度,王烜还是有些犹疑不定。

  王止没办法了。

  “拿纸笔来,我替二哥写下来。到时你便照着去说。”

  “那,那好。不过,还有七弟呢?”

  “那是陛下要考虑的事,二哥要提也只说任由陛下处置,让他吃些苦头也好。其他的一切不可多说。总归,这么点事不至于要了他的命!”

  这样一想,倒也没那么吓人和绝望。

  只要皇帝不真的迁怒于威宁伯府,送几个小钱、贿赂几个官员,难道还能除爵?

  又不是走私私盐。

  王烜在这样的安慰下,才算有了点信心。

  于是揣着王止给他写的东西匆忙进宫,一路上都在急急忙忙的背,不背到滚瓜烂熟,他都不敢入宫。

  而走到半路,王止身边的小侍女追了上来,

  嘱咐说:“刚刚小姐说,如果陛下不愿见你,也跪在那边不要走,千万不要自己回来!”

  王烜不疑有他,重重点了点头,道声‘好’,之后便如康慨赴死一般入了宫。

  事情还正不出王止所料,

  朱厚照没有马上见这个劳什子威宁伯。

  他是本意也是不想见,这种货色,大本事没有,见他干什么?

  况且王越死后,威宁伯在朝中的实际地位一落千丈,他们如何根本于朝局毫无影响,所以放在那边好好活着就已经是他网开一面了,这个时候还要入宫来干嘛。

  朱厚照的第一反应,是让人叫他回去。

  不过刘瑾回来禀告,说威宁伯跪下了,不走。

  朱厚照颇为不悦,因为他得做个自己不想做的选择。

  王烜毕竟是个勋臣,王越之后,当初王越在他这里也挺显赫的。王越死后,如果他这个皇帝对他的后世子孙不照顾,那实在是有些刻薄寡恩了。

  主要是这个错误,的确不算太大,不至于上纲上线。

  “让他进来吧。”

  朱厚照略显不耐烦的说。

  王烜不敢耽搁,提着衣角快步走进乾清宫,皇帝的面容也不敢看,跪下就说:“罪臣威宁伯王烜,叩见陛下。”

  朱厚照都没叫他平身,问道:“你见朕何事?”

  王烜是低着头,他闭眼克服心中的紧张,又仔细想了一下王止在纸上写的话,照着背了出来,“臣是为请罪而来。臣弟王焕自恃身份,屡教不改,在不夜城公然违反朝廷法度,妨碍百姓正常经营,坏了陛下布局不夜城的大局。且臣自身,一时湖涂,贿赂审桉官影响审桉结果,其罪更加不可饶恕。因而恳请陛下治臣之罪,以儆效尤。”

  朱厚照听了觉得有几分惊奇,“你知道,朕布局不夜城是什么大局?”

  “是赐穷苦百姓以活路之大局。”

  “算你有几分见识。可既然知道,为何还知法犯法?”

  “因、因……”

  皇帝的语气有些严厉,令王烜有些紧张。

  他口吃之下,竟一时忘了先前背过的东西。

  而朱厚照则觉得奇怪,“因什么?为什么忽然吞吞吐吐?”

  “因……因臣是陛下新封威宁伯,然……然寸功未立,全靠祖宗余荫,威望不足、难以服众。便……便想在族中行拉拢之法。不曾想,因臣愚钝,未能虑及其后果之严重,实在有负祖宗之望,有负圣上之恩。”

  边上的刘瑾和靳贵都抬了抬眼皮,

  这威宁伯……可以啊,

  以往怎么没听过京师之中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其实,他们都知道,就为这么点事情,皇帝怎么可能拿威宁伯府怎么样。

  但关键是有没有勇气展现这番态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闯了祸的人,恐惧居多,哪里还能想到事情或许没那么严重?

  朱厚照也觉得有些意外,“那人……是你的七弟吧?”

  “回陛下,正是。”

  “是你的七弟,也是王襄敏公之孙。朕总还是要念着你们祖父的好的。可这一次,他是不顾朝廷裁定,一时之间,如何处置,朕也难以决定。”

  王烜心中惊奇,不愧祖父生前最宠爱的孙女,皇帝的这句话,她完全料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