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卫国公在河南(求月票!)(4/5)

儿都晌午了,该用着晚饭了。”

  宋暄笑了笑,说道:“那就先吃午饭吧。”

  宋暄的妻子岳氏也微笑着出来,二十多岁的花信少妇,打扮的明丽娇媚,招呼道:“咸宁,这边儿坐着。”

  众人纷纷围着一张桌子落座下来,用着饭菜。

  岳氏关切问道:“咸宁,你母后这几天在京中如何?”

  咸宁公主柔声道:“回舅母,一切都好。”

  “听说这次妍儿也回来了?”岳氏眉眼流溢着温婉如水的气韵,语笑嫣然道。

  咸宁公主轻笑道:“应该后天到吧,她们坐的船,要慢上一些。”

  “妍儿年岁也不小了,许了人没有?我说给她说门亲事呢。”岳氏忽而笑了笑说道。

  咸宁公主柔声道:“妍儿妹妹还小吧,再说三舅母那边儿也有一些想法。”

  说着,看了一眼正在与宋暄叙话的蟒服少年。

  却说,河南巡抚衙门

  “哒哒”响声在街道尽头响起,数匹快马在巡抚衙门门前停将下来,从马鞍上翻身下来一个身穿斗牛服的中年官员,将手中的缰绳递给扈从,这时,一个小吏迎上前来说道:“抚台大人,卫国公已到了开封府,去了开封府衙见了宋大人。”

  史鼎点了点头,一双黑色的朝云官靴迈过门槛,道:“本侯换身衣裳,等会儿就去宋府。”

  进入厅堂,史鼎的夫人周氏连忙笑着迎了上去,说道:“老爷,您回来了。”

  史鼎点了点头,道:“让下人准备热水,珩哥儿从京城来了,等会儿我沐浴更衣之后过去瞧瞧。

  周氏一边儿吩咐着下人去准备热水和衣物,一边说道:“珩哥儿现在可了不得了,封为国公了。”

  史鼎道:“是啊,这才几年,从当初的布衣封为国公,更是娶了公主和郡主。”

  “真是羡慕不了的福分。”周氏笑了笑,说道:“上个月信哥儿还和我说呢,他在五城兵马司可受那魏王殿下的信重。”

  魏王在贾珩这边儿无法打开突破口,不代表不能从史家发力,而史信在五城兵马司为指挥,与魏王接触的久了,难免为魏王气度所折。

  而贾珩又从来没有与四大家族内部通传过,与魏王保持关系。

  史鼎目光凝了凝,说道:“魏王殿下?”

  周氏道:“珩哥儿如今娶的这位咸宁公主的母妃就是魏王的姨母,两家要亲近许多。”

  史鼎道:“此事我知道,等会儿我见过子钰再做计议。”

  还有一桩事儿需要问子钰,彭晔在河南屡屡与他作对,如今杨国昌早已罢相,彭晔能不能想个法子踢出河南。

  周氏道:“前个儿我听大嫂来了书信说,兄长这次从军机处去了山东担任提督,一家人去了山东去了。”

  “此事我看邸报上记载的有,兄长是去了山东。”史鼎道。

  周氏笑了笑道:“你说珩哥儿,我原以为他是个冷心冷意的,当初和王家闹的还不像,不想现在他圣眷荣宠不绝以后,对王家还有咱们家都伸着援手。”

  史鼎手捻颌下胡须道:“终究是打着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老爷我就说是。”周氏笑了笑,说道:“老爷,我寻思着云丫头再过二年也不小了,你说珩哥儿说让云丫头留在那宁国府的园子里是不是?”

  史鼎皱了皱眉,一时并未明了其意。

  周氏道:“我在想等云丫头大一些,是不是许给珩哥儿。”

  史鼎道:“子钰已有正妻,而且还是三脉正妻,云丫头岂能做妾?”

  如果自家兄长的孤女做妾,只怕他的脊梁骨都会被戳断,但万一……珩哥儿真的有一天封为郡王,侧妃还是可以的。

  那时候,史家女为侧妃,也就说得过去了。

  但能不能封郡王,现在还不知道,再看吧。

  “再说我瞧着姑母的意思,似是将湘云留给宝玉的。”史鼎说道。

  周氏道:“宝玉,人人都说天生神异,老爷可知他那玉在京里碎了?”

  史鼎皱了皱眉,说道:“这我倒不知了。”

  周氏笑了笑,道:“只怕那什么落草时候带下,衔玉而生,都是糊弄老太太呢。”

  可以说史鼎作为贾政的同龄人,周氏对王夫人自然,而且这些妇人就爱背后说长道短。

  史鼎面色顿了顿,面上现出思索之色,周氏就绘声绘色地叙说自己得来的一些说法。

  “老爷,热水准备好了。”一个嬷嬷进来叙道。

  史鼎道:“好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儿,还是不要再说了,我等会儿还要去见子钰。”

  “那我帮着老爷沐浴更衣。”周氏笑着说道。

  史鼎:“……”

  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