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AI教父

第115章 做题不如纯真(1/2)

    高文和律师能够跟谷歌尚海合作多次,在业内还是小有名气的。

    他退出君合之后带着两个实习律师加入了一家连商标都没来得及注册的初创公司,此时很快成为圈内茶余饭后的谈资。

    敌视高律师的那一派对高文和极尽嘲讽,不过理智的路人还是比较多的,猜测其中必有内情。

    只有少数几位接触到谷歌资料的人,才知晓其中的缘由。

    孟繁岐只依靠几天时间开发的算法,就能够从谷歌帝国之中攫取上亿美金的利润。

    经常经手谷歌系财务相关内容的他,深知这个数字的厉害之处。

    高文和认为,自己不论怎么猜测他的技术实力都不算是高估。

    如此早期选择加入,换换心情之余,也是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其实你也不用等到明年三月的第一季度,谷歌今年年底的统计出来之后,这部分的金额就会结算给你。”

    高文和知道谷歌方面在想办法避税,将数额化整为零,将时间线尽量拉长当然是不错的办法之一。

    “谷歌可能会想办法提前预支一小笔给你,数额大概不到一个月的分成金额。这样的话,这部分钱会统计在2013年的收入里。”

    这里面的门道还是很多的,尤其涉及到跨境,如果这笔巨额收入分两年支付,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了不少。

    不过这就不是孟繁岐需要操心的部分了,不论谷歌那边是为了什么又是如何操作的,于自己这边来说早些拿到一部分钱总是好事。

    高文和离开后,还有其他专业人士去和美国的财务法务对接,再往后的事情他就不清楚了。

    但一般来说,不会迟过一月份。

    “那就再好不过了,谷歌即便只是把今年年底这两周的利润先分给我,短期内我就再也不会有什么经济上的压力了。”

    比起从白度那里预支的数百万美金,谷歌这里可以分走的金额,按周算都是小几千万美金。

    “等场地执照什么的办下来,我就总算就有些正经点的工作了。”高文和笑道,以他的资历,和孟繁岐出来一起看场地买卖合同,实在是大材小用。

    起草员工入职相关的合同模板,以及其他一些琐事,都交给了他带来的两位年轻人。

    高文和已经和孟繁岐仔细聊了公司起步的第一枪,这个人脸编辑的App做出来之后,相关的内购问题,数字支付问题等事务孟繁岐一窍不通。

    同时,孟繁岐的计划又显得有些紧凑。

    这方面的内容需要高律师去迅速敲定解决,以确保不会耽误进度。

    借着这款App的热度,孟繁岐下一步会迅速跟进推出新一版世界顶级的人脸识别算法。

    如此一来,则又要涉及和大小各异,性质各不相同的公司敲定需求和合同。

    到那个时候,才是真的忙碌的时期。

    “还是得赶快招人啊....”孟繁岐有些发愁,“海量的设备要采购安装,技术开发人员,销售会计财务都得招。”

    “我觉得你的计划就挺好的,去顶级学府里抓大学生和研究生,先把东西开发出来比较关键,其实销售财务那些倒可以缓缓。”高文和是多年老油条了。

    “马上年关了,大家都在等着发奖金呢,你怕是挖不到什么人。也就只有高校在读的技术人才好招。”

    “社招挖来了也都盼着过年呢,怕是没心思好好干。”孟繁岐作为资深打工仔,深知这一系列心理活动。

    “这紧要关头还是得看我们小镇做题家的。”孟繁岐顺口就是一个十年后的流行语,让高文和听着有些新奇。

    “小镇做题家..这词倒有点意思。”高文和刚刚听完,眼前就顿时浮现了一个出身小城镇又或是农村,除了埋头苦读之外别无所长的形象。

    这样的人他见过不少,大都十分努力勤奋,只可惜他们最后往往由于缺乏社会资源和社会视野,走了许多弯路。

    孟繁岐也算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了,本科开始的时候贪玩了一些,但拼了一年半的考研,也算是名列前茅。

    做题的本领很强,但视野上逊色了不少。也曾早早听闻了人工智能和比特币,却从来未曾想过这些东西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抓着家里给报的夕阳行业就一条路走到了黑,所幸电气相比土木、冶金等专业还是好上不少,即便当年他没赶上人工智能末班车,能进地方电网也算是安稳了。

    换个再糟糕的专业,那日子实在不敢想。

    “题目做得再好有什么用,远远不如纯真的微笑罢了。”孟繁岐咧嘴自嘲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