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这糕点也不多,估计年夜饭这一顿还能吃上一点,往后就没有了。
西耳房的仓库里,倒是还有莲子,可那些都是许多年自个留着的,可不是给侄子侄女他们吃的。
就算亲戚,那也是亲疏有别。
丰盛的年夜饭过后,很快就是大年初一了。
一九六零年彻底过去了,现在就是一九六一年了。
大年初一,大家都没有去哪里玩耍。
反倒是殷旭东、巴特尔他们这些老朋友来许多年家里做客,一时间是非常热闹。
初二的时候,许多年和秦淮茹两口子带着四个孩子,没骑车,还是坐公交车去了秦家沟,看孩子的外公外婆了。
这年代的走亲戚,那真的是走亲戚。
虽说物质生活不怎么富裕,但亲戚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现在也没有所谓的远嫁这种说法,或者说很少有人远嫁,大部分都是附近几十公里范围内自产自销了。
超过百公里的嫁娶婚事,那都是超级无敌远了。
来秦家沟,少不了带点米面粮油副食等,要不然老丈人家里也是揭不开锅啊。
还有就是小豆包她们也得在她们外公外婆家吃饭,吃红薯的话,恐怕她们会不乐意的。
自打孩子出生之后,一直以来,许多年可没有亏待过她们。
什么牛奶、果泥这些,完全是其他孩子没有吃过的东西,却经常在她们的菜谱上。
可以称得上一句娇生惯养了。
所以,在秦家沟这边,许多年要是没带够食物过来,四个孩子怕是要饿得哇哇叫。
跟往年不同,今年许多年没在老丈人家吃午饭,而是早早去了石庙那边。
他都离开京城一个多月了,回来之后,也没有去见他的师傅。
所以,趁着春节去看望一下师傅。
太行山的雪,不厚,但气温很冷。
许多年此次带的礼物,有不少,大部分都是在港岛那边买来的吃喝拉撒睡的生活物资。
虽说他知道石庙有地下室,地下室里面藏了不少山货,他师傅并不缺吃喝。
但不代表他空着手进山去看望师傅吧?
爬了一段山路,来到石庙之后,许多年却没有看到他师傅。
石庙里外都没人,估计是下山了吧?
见此,他只好把礼物这些全都放在石庙里,然后离开了。
厚厚的棉被、牙膏牙刷等等这些,他都写了备注,贴了贴纸。
毕竟上面有些物品写的外文,贴上显眼的中文,能让他师傅张明德看得清楚。
要是错把牙膏当食物,那就搞笑了。
或者张明德直接把这些东西都放一旁不用,岂不是白费他一番辛苦了?
从石庙出来,许多年回到秦家沟,秦淮茹却十分诧异:“怎么那么快?”
“我师父没在山里,估计是下山了吧,等下我们早点回家吧,我估计他可能到家了。”
听到这里,秦淮茹也点点头。
对于她男人的师傅,她还是非常尊敬的。
不仅仅是张明德把老许给医治好了,更是因为前者教导她男人学习中医。
中医可是一门系统性学科,专业性非常强,要求也是非常高。
更何况,张明德的医术十分高明,有这样的师傅,意味着许多年未来也有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那么他们一家人,往后就不用太担忧生病这件事了。
秦建国、杨秋红他们都没有什么意见,虽说他们也很想让女儿和外孙女在自家多待一会儿,可是四个外孙外孙女,秦建国两人表示真的带不过来呀。
上午许多年去了石庙之后,要不是王二妞帮忙带娃,秦建国两口子,真的带不过来。
下午,许多年两口子带着孩子回到了北河胡同。
果不其然,老中医正跟老许下棋呢。
许思梅和姜东阳也把他们的孩子带了过来,毕竟今天是大年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老大和老二家他们也比许多年更早回来了,所以许多年他们一家人回来之后,家里更加热闹了。
“师傅,我跟您是错开了,礼物我都放在石庙那边了。”
“呵呵,我也是忘记了,还以为你小子出什么事情了呢。”
张明德笑呵呵,跟老许下完棋局之后,便领着许多年去了书房,开始考核医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