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692.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4)

蜜回复的很快:“你到啦?”

    “嗯,都进市区了,一会就到。”

    “好的,消息我也就看到了,传的还挺快。唐人拒绝了诗诗的报价,不同意解约。诗诗跟我说过了,要走司法程序。估计最多在一百万以内,就能搞定。你不用操心了,有我呢。”

    “好。”俩人结束了聊天,许鑫也不在关注这方面的事情,而是扒了一些自己关注的比较公正、客观的新闻博主,看了下今天的新闻后,关上了手机。

    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他的思绪略微有些发散。妻子最后的那一段话说的特别对。

    现在的消息,扩散的确实是越来越快了。上一代人获悉消息的途径需要通过报纸、电视,最快也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知晓。

    而到了他这一代,互联网开始兴起,按照课本上的话就是

    “互联网在全球建立起了多元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大家的习惯也一点点的从电视或者纸质媒体转换成了门户网站。

    从门户网站上获取自己想要的消息。快是快,但还是有一定反应时间的。

    而自从微博出现之后,这条高速公路,就像是解除了限速120的禁令一样。

    消息的传播速度几乎是以分钟来计算的。速度快的让人目不暇接。就像是诗诗这件事,发生在唐人公司里,可能才不到一个小时。

    下一刻已经传遍了全国。这种时效性确实太恐怖了。有时候会让他头皮发麻。

    有句老话叫做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个世界本身对好人就是充满不公的。举个最现实的例子,一个人做一百件好事,那么只要他做一件坏事,这就叫原形毕露。

    可一个人做一百件坏事,当他在101件时做了好事,这就叫浪子回头。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放大人性的阴暗面。可以他对这个娱乐圈的了解……这里面的好多事,其实是外人难以想象和接受的荒唐。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外表光鲜亮丽,实际内在却真谈不上什么美丽的圈子,搭配上了如今这条已经不能说是高速公路,简直可以说是量子迁跃速度的信息爆炸时代……

    “用事实说话”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词汇。比如自己,这届戛纳有接近1750部时长在一个小时以上的长片,以及接近一千六百部不足一小时的短片参选。

    总数超过三千之数的电影,却只有49部电影入围。而自己就是这49部电影之一。

    别的不提,天朝每年都会给戛纳投近百部,乃至超过这个数字的电影,可这些电影都石沉大海,没有半点消息。

    自己明明入围了,在媒体口中却成了

    “江郎才尽”。不知何时起,好像新闻要是没个爆点,噱头,就无法吸引观众点击浏览一样。

    而所得的新闻结果也习惯性夸张。这挺容易误导别人的。好事容易被曲解,坏事更容易被放大。

    在搭上这趟传播的高速快车……以及手机那越来越高清的摄像头。没来由的,他生出了一种预感。

    以后怕是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都要被人拿着放大镜在审查了。而一想到这里,发散的思维不可避免的让他思虑起这个未来。

    苏萌一路开车来到了西影厂,当满面春风的齐雷看到了忧心忡忡的他时,顿时一愣:“出什么事了?”他一颗心顿时被提了起来。

    而许鑫则坐在椅子上,冲他问了一句:“齐哥,你有没有一种感觉,现在的新闻越来越及时了?”齐雷一愣。

    心说这话是怎么个意思?话,他听得懂,字也认识。但连成一片就不知道许鑫要表达什么了。

    见状,许鑫把刚才在车上通过那些新闻思考到的事情和想法都说了出来:“……我就在想,你看啊……《33天》只是没入围主竞赛或者一种单元,我就被媒体说成江郎才尽。假如某一天我忽然就……扑街了呢?你想想看媒体会说什么?”了解了他的想法,齐雷下意识的安慰道:“不会的,你这水平还用的着担心这些事……”他话还没说完,就听许鑫说道:“许鑫让西影厂折戟沉沙。”

    “……”齐雷嘴角一抽。可这还没完。

    “西影厂泯灭掉了许鑫的灵性。”

    “……”

    “西影厂+许鑫=灾难。”

    “呃……”

    “还有,咱们现在的目标不说瓦解京圈吧,就说咱们自己玩自己的。可以后如果盘子越来越大,西北圈越来越好,到时候不管怎么样,都难免有人鱼目混珠,一锅汤里混进来了几颗老鼠屎。到时候……”说到这,许鑫的后像是抓握某种东西一样,在自己面前一横:“西北圈藏污纳垢,是娱乐圈最大的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