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868.紫禁城(中秋快乐!)(4/5)

的菜更是吃的干干净净。

    这饭量确实也是没谁了。

    而确定大家都不怎么累之后,许鑫当场拍板:

    “走,咱们逛故宫去。”

    当年奥运会的时候,无论是太庙的演出,还是一些涉及一些建筑美学文化元素参考等等,他都没少和故宫里的各位领导打招呼。

    并且,杨蜜这么多年,始终也在经营者老公的人脉。

    四时八节太夸张,但逢年过节的时候,礼物礼数从来都没落下过。

    于是,许鑫一个电话,故宫那边的领导直接就派了俩专门负责对外接待的工作人员,以及4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研究生帮忙拎包拎设备……

    其实这多多少少也算有点公车私用的意思,但有时候这个社会便是如此。

    关系,人情是一张逃不开的网。

    躲不开,逃不掉。

    不过话又说回来,许鑫好歹是个导演。

    并且《舌尖》现在的评分在豆瓣上都9.3了。

    纵观全国,只要他想去的地方,哪怕不是为了电影,只要想去玩,那么提前和当地的相关部门打个招呼,接待规格也一定是礼宾级的待遇。

    如张掖对老头。

    如厦门对他。

    到了故宫的时候,他也提着一台单反下了车。

    杨蜜倒没去。

    她嫌累。

    和老公从谈对象开始,俩人其实就逛过一次故宫,还是许鑫央求着她来的。

    作为燕京本地人,对故宫还真谈不上新鲜。

    尤其是现在的故宫。

    甚至她还和许鑫说过,小时候她还进过金銮殿里,那时候金銮殿还是对外开放的,当时谁家要是和管理的人认识,还能凑到龙椅前呢。

    不过坐肯定是没人敢坐的。

    迷信。

    生怕自己压不住。

    对此,许鑫嗤之以鼻,觉得媳妇在吹牛。

    杨蜜也不解释。

    爱信不信。

    这就跟白云观一样。

    当年清明祭祀婆婆,您老人家不是还去里面磕过头烧过香?

    可你现在再去,你就只能在门口的蒲团上拜拜了。

    白云观的正殿已经不让进了。

    所以,紫禁城对她而言,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致。

    她一会儿确定一下给老公的这几个外国友人居住的酒店没什么毛病后,就回家休息去了。

    且说许鑫这边。

    几台商务车停车的位置,是故宫外面的内部停车场。

    本来领导说给他们安排直接开进故宫的,但许鑫考虑到这种事情太高调,不值当。

    并且,他对这些文化古迹同样有着保护和敬畏之心,便拒绝了。

    车到内部停车场的时候,接待的人员已经等在那了。

    看到许鑫他们下车便迎了上来,喊了声“许导”。

    许鑫礼貌的打招呼,苏萌则飞快的给所有人递过去了车载冰箱里冰冰凉的矿泉水。

    红包倒是没拿。

    还不到时候。

    一会儿出来的时候,这些人肯定得送。

    送走的时候再把红包交过去,表达感谢更合适一些。

    而许鑫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这些老外后,接待人员也没多问,带着大家就一起往故宫的方向走。

    虽然入口都一样,但他们不用跟游客挤,可以直接走礼宾通道。

    而一边走,两个接待人员还用英文如数家珍一般,介绍着故宫的一切。

    说老实话,这比当年杨蜜陪着许鑫来的时候,花五十请那个黑导游可特么专业多了。

    各种典故,诸如午门的三个大门都是干什么用的,平常谁来走之类的,人家给解释的倍儿清楚。

    什么平常皇帝走,娶皇后入宫时,皇后能走一次。状元、榜眼、探花金榜题名后,能从中间的大门走出去一次等等“冷知识”,人家讲的那叫一个专业。

    本来一群喝了酒后还有点随性的老外们,包括最跳脱的爱德华多,在感受到了这些建筑所存在的历史底蕴后,神色都变得正式了许多。

    午门、太和殿广场。太和殿正殿本来游人是进不去的。

    但许鑫他们却可以。

    在游客们好奇的目光中,一堆人直接走了进去。

    其实太和殿里除了金丝楠木的柱子外,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