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913.分成对赌(5/6)



    “不不不,入围和拿奖只算一个。二类奖项,入围和拿奖没啥区别,都是百分之5。而最重要的《最佳外语片》,如果得奖了,那就是5+15。他们拿走20,给咱们留15,他们变成37。”

    “……”

    许鑫瞬间就无语了。

    第一感觉是荒唐。

    特么这对赌协议算是被这群美国人玩出花来了。

    我们自己投资,拍摄的电影,最后就分百分之15?

    还是税前!

    要是抠了税……美国那边的税是多少来着?

    能剩下百分之10不?

    这不扯淡呢么。

    可抽了两口烟,喝到了人生中第一杯正儿八经的德国啤酒后,在嘴里翻涌的苦涩中,他逐渐冷静了下来。

    其实冷静思考后,他就明白了派拉蒙的意思。

    首先,派拉蒙这个公司的实力自然无需多提了。抛开这方面不谈,就单说奥斯卡……奥斯卡奖需要运营么?

    答案是肯定的。

    连老头的《金陵》不也是到了美国后,找了两家公司来给自己运作《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么?

    虽然没有人保证能拿奖。但在美国的时候,自己和老头聊天,也听他说了。奥斯卡这个奖,你运营了,可能拿不到。但你不运营,你肯定拿不到。

    这已经是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了。

    派拉蒙作为美国最老牌的电影公司,说他们不会运营奥斯卡,这话狗都不信。

    那么……问题来了。

    他们是对每一部片子都会开出这种乍一听真的特别荒唐的条件呢?

    还是说……针对《完美》的?

    这一点许鑫有些想不明白。

    而这会儿他思来想去,发现到最后自己心里就剩下了一个想法。

    抬头,他看着钟长友苦笑了一声:

    “这就是好莱坞的力量?”

    倒不是说他觉得自己没的选择。

    奥斯卡在他心里其实位置始终排在欧洲三大下面。

    至于原因……就好像是个天朝人想让孩子考个好大学,第一反应是清华北大,而并非哈佛剑桥一样。

    确实,哈佛和剑桥排名比清华北大高,但……也不知道为啥,虽然不能代替所有人,但对许鑫而言,一说“好大学”,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清北这两座院校。

    而在他的概念里,欧洲三大就是清华北大。

    奥斯卡在公众群体里的影响力……其他国家不好说,在天朝,其实要比欧洲三大多。

    最现实的例子,虽然许鑫已经拿了银狮……但他照样被人喊许狗。

    蜜蜂们甚至都不愿意称呼他一声许导。

    可如果他拿了奥斯卡最佳导演……

    来人,喂这些小黑粉吃饼!

    黑粉头子给我往肚子里灌狗粮!一个都别放过!

    就是这么个道理。

    清华北大学的东西未必没有哈佛好。

    但确确实实在世界范围内不如哈佛出名是真的。

    而他之所以会苦笑,只基于一点。

    就是派拉蒙提出这个条件时的那股理所应当的“傲慢”。

    你把片子交给我们来发行,我们有机会让你出现在奥斯卡。

    甚至还能让你得奖。

    让你在世界电影中心,好莱坞的最高奖项-——奥斯卡金像奖上面……

    得奖!

    傲慢么?

    很傲慢。

    可是……

    这就是好莱坞。

    绝大部分电影人的应许之地——好莱坞。

    带着七分苦笑,三分“总有一天我要超过你”的不服,许鑫对钟长友问道:

    “这事情,钟哥你跟厂里说了么?”

    “说过了。”

    钟长友应声说道:

    “跟齐总说的。齐总的意思是让我先和你沟通。然后……”

    “我俩再沟通?”

    “嗯。”

    钟长友点点头:

    “是的。”

    “……”

    不是直接沟通,这件事甚至不是齐哥亲自给自己打电话。

    沉默中,许鑫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

    或许这一次……自己和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