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明星的我爆红了

第345章 昆曲与流行,山水之间(2/4)

>
    周游挺喜欢姑苏。

    尤其喜欢这里的糕点糕团。

    太好吃了。

    回到面馆,将带回来的哑巴生煎和梅花糕桂花糕分给唐梦溪等人。

    唐梦溪:“我有点后悔吃三虾面了!!还是更爱姑苏的糕点啊,太好吃了。”

    墨帅杰、齐昊阳还在嗦着面。

    对148的三虾面赞不绝口。

    墨帅杰:“还想再吃一碗,就是太贵了。导演,第二碗报销吗?”

    王侯:“不报销。”

    墨帅杰:“王导!你也太抠门了吧。”

    王侯:“要不我拍拍他们的招牌?然后找老板谈谈赞助?”

    墨帅杰:“这个可以有!!我甚至可以说两句广告词!问问老板给免单不。”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的。

    墨帅杰没有吃第二碗,因为即使不是他自己掏钱,他还是觉得一碗面148太贵了……想改善生活的时候吃吃就好。

    徐健聊起“结束曲”的事,“周游,听说你昨晚结束曲已经写好了?”

    周游:“写了一首。”

    徐健:“看看?”

    周游:“今晚上吧,大家再碰碰,再改改。”

    吃完早餐踏上行程。

    今天去寒山寺。

    没错,

    就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

    游完寒山寺,又去西元寺。

    总之今天的行程和寺庙分不开了。

    在寒山寺盖套章,在西元寺抄经、吃素面。

    值得一提的是,西园寺有很多猫。李青瑶挺喜欢猫,恰好周游也喜欢,于是他们俩在那里撸了非常久的猫。

    “这里为什么这么多猫啊?”墨帅杰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树丛里长猫,草里长猫,地上长猫……还以为这里是猫寺。”

    这里的猫多得的确夸张。

    而且长得肥。

    慵懒至极。

    随便你摸它……只要你是个善良的投喂者。

    结束了寺庙之旅,晚上一行人去听昆曲。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一种。

    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应该是颇为人所知的昆曲。

    蓝星虽然极大的保留了传统文化,但和地球类似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昆曲这种传统艺术渐渐不受到人们的青睐。

    走向衰落与没落。

    《边走边唱》和《旅行者》还有些许不同。

    《旅行者》拍摄的时候导演组几乎不会干涉嘉宾的活动与安排。

    而《边走边唱》节目组则会发布任务,安排活动。

    这聆听昆曲便是节目组安排的,一方面是为了丰富节目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和发扬传统戏曲。

    不能让这种艺术形式失传了。

    演出结束后六位明星在后台与刚才演出的老生、旦角碰面攀谈。

    老生名叫魏传。

    旦角名叫邹英。

    两位都是昆曲艺术家。

    且是夫妻。

    得知周游他们在录节目,也很乐意谈及昆曲方面的事情。

    魏传道:“你们也看到了,每次演出台下观众并不多。今天算多的了,因为有你们还有节目组的人。”

    邹英:“我们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说发扬昆曲艺术,但至少要传承下去。不能让它砸咱们手里了。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周游若有所思,说道:“现在纯粹的戏曲年轻人很少能沉下性子来听了,如果要推广传承,倒是可以开拓一下思路,寻找一些新方式。”

    “新方式?”魏传道,“怎么说?”

    “比如将之与流行音乐结合。”周游道,“我之前推出的作品《囍》中融入了戏腔,似乎有不少年轻人喜欢。由此可见,年轻人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需要找到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

    众人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这倒是不错的思路。”魏传道,“不过我们……”

    他想说他们并没有那样的能力。

    墨帅杰最擅长起哄,说道:“第一次听《囍》的时候的确给了我很多惊喜,我也的确喜欢这首歌。不过昆曲要如何融合?周游,你给咱们打个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