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122章 四百五十万的时候再跟我说(4/7)

r>    这个票房挺差的,不过徐风倒是已经满意了,按照这个态势,《想飞的钢琴少年》在香江至少也能卖出一两百万,这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最低目标。

    这部电影总共的投入资金是六百万人民币,前期短片在国外已经卖出去了二十多万英镑,而且还在跟版权商接洽,后续肯定还能卖出去。

    这只是短片,长片肯定也是要跟着卖的,不说多了,再卖个大几十万英镑不是轻轻松松么?

    内地那边,拷贝卖的不错,也能回点血。

    所以,这部片子已经基本上回血了,根本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徐风本身也没有指望这部电影挣大钱,能在上映结束回本,她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对《霸王别姬》她也是这种心态,在内地拍一部预算几百万美元的电影,想赚大钱可太难了。

    听张有安说完前三天的数据之后,徐风笑着说道,“票房的事情,就不要跟周彦多说了,让他安心拍《青蛇》。哦,还有,关注一下《钢琴少年》唱片的销量。”

    她担心周彦心气高,不太能接受这个电影票房,所以让张有安别跟周彦说太多。

    张有安笑着说道,“我也没对他说,至于唱片的销量,数据收集的速度可能比较慢,要等一段时间。”

    “没问题,等你收集到数据了之后,再跟我说。哦,对了,电影票房的消息暂时不用跟我说了,等到超过一百五十万再跟我说吧。”

    在徐风看来,这部电影在香江的票房,一百五十万应该是个比较大的关。

    “好的,明白。”

    ……

    徐风原本以为,一百五十万的票房应该要挺长一段时间才会达到,甚至要等到后面电影下画。

    但是才过了两天,张有安就给她打了电话,告诉她票房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

    达成一百五十万票房这个数据,只用了五天时间。

    “怎么会这么快?”徐风诧异道。

    “后面两天上座率要比前面三天高点,而且有些电影院增加了场次,票房自然是要比之前高一点,两天时间,就增加了八十多万的票房。”张有安解释道。

    两天八十多万票房,放在那些商业电影身上,自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字,但是对《想飞的钢琴少年》来说可不同。

    照现在这个态势,《想飞的钢琴少年》的票房说不定最终能够超过四百万。

    马上电影在台岛那边也要上映了,而徐风原本就更加看好电影在台岛的表现,如果这两个地方最终能拿到超过一千万人民币的票房,那么这部电影可就已经能够小赚一笔了,后面还有霓虹跟高丽还没有上映呢。

    如果各国家跟地区的票房分成能覆盖成本,那么电影的海外版权费就是纯赚的了,还有原声带唱片也会有一波收入,再后面还有电影录像带能买一些钱。

    想到这里,徐风心情也不错,即便拍电影是为了情怀,她也不会讨厌赚钱啊。

    “看来这次香江跟内地算是开了个好头了,下个礼拜在台岛上映的时候,再给加一点宣传预算。”

    张有安笑道,“好的,我知道了,还有就是唱片的宣传投入,我认为也应该增加,趁着这一波票房表现还可以,唱片推一推。今天下午我让人去几个电影院做了调查问卷,总共一百三十二份调查问卷,其中超过一百份都提到了这部电影里面的音乐。而这一百个人里面,超过百分之七十都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原声带已经出来了,这就是宣传上的缺失。”

    “嗯,这一点确实要重视,给电影院跟音像店多投放一些海报吧……这些事情你看着办。”

    在宣传方面,张有安其实比徐风更有经验。

    “好的,我明白了。”张有安笑了笑,随后又说,“这次,我该什么时候再跟你汇报情况呢?”

    徐风想了想说,“这次等到四百五十万吧,到了四百五十万再跟我汇报。”

    “好的。”

    ……

    这一次,徐风真觉得要等到下画张有安才会再跟她汇报,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又过了一个礼拜,《想飞的钢琴少年》刚刚在台岛那边上映,张有安就给她汇报了香江这边的票房。

    电话接通之后,张有安第一句就是,“徐总,已经达到五百万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按理说,徐风应该要感到非常意外、震惊,但是这次她竟然有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她自己都意外,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

    其实,如果《想飞的钢琴少年》票房如果没有逆势增长的话,恐怕这时候都快要下画了。

    香江这边电影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