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0359【被当傻子耍了】(2/3)

是在打击武将的地位和权利。

    尤其是当下的局面,太上皇南逃,新皇刚刚登基,朝局不稳,社稷动荡,最容易出事。

    “吴知事言之有理,兵祸之灾,不得不防。”

    “臣附议!”

    张邦昌等人纷纷出声附和。

    李纲试图解释道:“诸位同僚的忧虑,本官也知晓,可眼下形势危急,不能以常理而度之。”

    “李侍郎居心叵测,引兵入京,是何居心?”

    白时中趁机弹劾,其下党羽纷纷响应。

    孙傅等人也分成两派,一派不赞同让南方禁军入京勤王,另一派则支持李纲,让渡过难关。

    一时间,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

    赵桓只觉一阵头大,心中烦躁不堪。

    ……

    就在赵宋君臣争吵之际,韩桢已经率领两万青州军,一万余整编宋军,以及三万民夫,浩浩荡荡的来到冀州。

    冀州位于河北东路腹地,与济南府只隔着恩州与德州,相距不过才上百里路而已。

    此次南下,韩桢留下了一万青州军,与数万民夫,由聂东统帅,镇守南京道。

    并下令让水师从海路运送大批水泥到南京道,于金国边境修筑堡寨。

    燕云十六州,本身就是抵御北方的关隘要地。

    燕山、太行山以及长城,共同筑起了一道道屏障。

    一旦再用水泥修筑起一个个堡寨,配合火炮与火器,金人再想南下,难如登天。

    为此,韩桢特意给聂东留下了十门攻城炮,三十门野战炮,以及三万枚火器。

    更何况,金人东路大军遭受重创,短时间内决不再敢南下。

    冀州。

    韩桢骑在战马之上,正不紧不慢地赶往信都郡。

    就在这时,前军的岳飞架马疾驰而来,禀报道:“县长,冀州知州弃城而逃,郡城守将率六千宋军来降。”

    “嗯!”

    韩桢点点头,神色毫无波澜。

    一个时辰后,大军抵达信都郡。

    此刻,信都郡大门洞开,六千宋军弃兵卸甲,神色忐忑的站在城外,等待韩桢的接收。

    与此同时,还有一群胥吏与富商大户。

    相比起宋军,这些人的态度截然相反,胥吏们一个个激动莫名,富商大户则面色坦然。

    原因很简单,这些富商大户基本与山东都有生意往来,甚至手中还有不少青钱,山东甚么情况,他们心里门清儿。

    况且,韩桢这一路南下,接收郡县后,除了杀几个罪大恶极的贪官之外,可谓是秋毫不犯。

    既然如此,谁当皇帝不是当?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

    来了!

    众人神色一凛。

    只见官道尽头,出现一道黑色的人潮。

    玄甲军步履整齐,踏在地上,让大地都微微震颤。

    打头的是一支骑兵,为首之人身形魁梧,霸气四溢。

    众人纷纷整理衣冠,而后迎上去,躬身作揖。

    “拜见韩县长!”

    韩桢勒住战马,轻笑道:“诸位有心了。”

    一名儒袍老者拱手道:“能得见韩县长圣颜,乃是吾等的荣幸。”

    圣颜?

    瞧瞧这马屁拍的。

    韩桢面色不变,朗声道:“诸位都是冀州大贤,当配合官府安抚治下百姓,德化万民。”

    “吾等谨遵韩县长教诲。”

    一众富商士绅齐齐应道。

    都是人精,岂会听不出韩桢话中的意思。

    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你若是不好,那就另当别论了。

    安抚好士绅大户后,韩桢又问:“信都郡胥吏何在?”

    “卑下在!”

    十几号胥吏立即从人群中跳出。

    郡城胥吏自然不止这么一点,在场的都是府衙中的高级胥吏。

    环顾一圈众人,韩桢又问:“孔目何在?”

    一名留着长须的中年人答道:“禀县长,冀州人口稀少,所以未设孔目。”

    韩桢点头道:“押司呢?”

    中年人继续答道:“卑下便是押司,姓樊名忠义。”

    “忠义,好名字。”

    韩桢微微一笑,吩咐道:“便由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