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0363【恳请县长建元称帝】(2/3)


    为首的胥吏面色羞愧道:“卑下本想串联三班与弓手,等县长一至,擒下一应官员,逼迫宋军打开城门。不曾想张叔夜提前下手,命麾下大将把我等抓入大牢。”

    “无妨。”

    韩桢摆摆手,吩咐道:“现在给伱等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城中混乱,需你等维持秩序治安。此外,将一应官员的家产全部抄没。”

    “卑下领命!”

    一众胥吏高声应道,干劲十足。

    先前已经错失了一次立功的机会,眼下机会再临,一个个卯足了劲儿。

    这时,府衙外传来一声高喊。

    “急报!”

    “传!”

    “禀县长,兴仁、应天两府驻军忽然撤离,武都统已出兵濮州,拿下兴仁府。此外,金军渡过黄河,即将抵达封丘。”

    韩桢手指轻轻敲击着堂案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

    片刻后,他下令道:“传我口谕,命武保拿下兴仁府后驻守宛亭县,不得轻举妄动。命吴玠尽快攻下应天府,立即赶往淮阳军。”

    ……

    ……

    与此同时,一支车队在数百青州军的护送下,正从东平府赶往大名府。

    宽大的马车内,史文辉、赵霆与谢鼎三人相对而坐。

    史文辉缓缓开口道:“眼下南京道、河北两路尽归官家之手,若再拿下京畿,天下将会形成五分之势。”

    闻言,赵霆与谢鼎心头火热,他们岂能听不出史文辉的言外之意。

    赵霆语气兴奋道:“如今正是官家称帝的好时机!”

    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谢鼎沉吟道:“就怕是吾等一厢情愿啊。”

    换个人早就在与赵宋和谈后,迫不及待的称帝了。

    但韩桢恁是能沉住气,绝口不提称帝之事。

    赵霆提议道:“明日到了元城郡,可让史参军先行试探一番。”

    史文辉与谢鼎对视一眼,点点头:“可。”

    翌日。

    车队成功抵达元城郡。

    他们三人此行前来,是奉了韩桢的命令。

    除此之外,还有上百名资深补官。

    赵霆与谢鼎都是赵宋旧臣,且人脉甚广,囊括了清流和浊流。

    届时可能会对攻打京师,起到一定的帮助。

    况且,一旦拿下京畿,他也需要麾下官员帮忙治理。

    三人下了马车,迈步走进府衙。

    此刻,韩桢正在翻阅官员抄没的家产。

    这帮贪官是真有钱,名下田产加起来,几乎占了整个大名府的近一半。

    “见过县长!”

    三人走进大堂,躬身作揖。

    韩桢合上账本,招呼道:“来啦,快且坐。”

    “多谢县长。”

    待到三人落座,一名补官立刻端上三杯香茗。

    韩桢问道:“山东如何?”

    赵霆作为内阁右仆射,率先开口道:“一切如常,欣欣向荣。不过因战乱,不少河北百姓涌入山东境内,尤其是济南府、东平府等地,流民激增,不少郡县上书补官人手不足,臣让各郡县酌情扩招了一批。”

    “嗯。”

    韩桢叮嘱道:“补官扩招要谨慎,千万不能重蹈赵宋覆辙,导致冗官问题。”

    赵霆正色道:“臣省得,近日与谢尚书正在制定补官招收之法。”

    以前胥吏招收并无门槛,只要身世清白,是读书人或习武之人,皆可应征。

    但随着韩桢对胥吏进行改制,变为候补官员,相应的招收条件,也得开始往上提一提了。

    韩桢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谢鼎胸有腹稿,当即答道:“臣打算借鉴科举制度,各州每年举办一次科试,录取人数视各州府缺口而定。”

    韩桢不由挑了挑眉。

    好家伙,这不就是后世考公务员么。

    韩桢先前对胥吏的改制,就是参考了后世的公务员,现在招收制度再这么一改,就彻底与后世无异了。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冗官的问题。

    而且,让读书人下沉到基层,顺带解决大量读书人的就业问题。

    只不过对读书人来说,好坏参半,往后想要当官,就更卷了。

    不但要卷补官试,还要卷工作,接着卷锁厅试……

    “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