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0392【请陛下当几日昏君】(2/3)

br>
    又在相国寺中逛了一会儿,韩桢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目送韩桢离去,一名长老哭丧着脸道:“主持,寺中哪来的八千万贯啊!”

    八千万,不是八千贯啊!

    虽说相国寺这么多年赚了不少钱,可也经不起这么敲诈啊。

    圆空和尚满脸苦涩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俺敢说个不字么?”

    长老满色焦急道:“可寺中账上,没这般多钱啊。”

    圆空和尚环顾一圈众僧,正色道:“这些年,你等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该往外吐一些了,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凑出八千万贯。别怪俺没提醒伱,这位官家和上一位可不同,是实实在在的杀星转世。”

    见众人神色各异,他冷哼一声:“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们自己掂量掂量,届时屠刀架在脖子上,就不体面了。”

    ……

    骑在马上,韩桢问道:“以往佛道寺观由谁负责?”

    吴敏答道:“回禀陛下,由在京寺务司及提点所负责,掌诸寺葺治之事。”

    韩桢又问:“主官是何人?”

    “端明殿学士,黄裳!”

    哦!

    无师自通,独创九阴真经那个。

    念及此处,韩桢吩咐道:“明早让他来垂拱殿见我。”

    “是。”

    吴敏应道。

    上次进城,韩桢只是沿着南熏门的御街,一路到皇城。

    今日索性四处逛逛,熟悉熟悉城中环境。

    出了相国寺,沿着东大街一路出了旧宋门。

    东京城人口稠密,不管是内城还是外城,几乎看不到一丁点空闲的地方。

    尤其是街道两边,哪怕是块巴掌大的地,也得想尽一切法子用起来。

    走着走着,一片片窝棚出现在视野中。

    窝棚连成一片,骑在马上竟一眼望不到尽头。

    韩桢指着窝棚问道:“此处是何地?”

    “回陛下,此处是城中难民聚集之地,有进城务工百姓,租不起房子,住不起客栈,便在此地搭个窝棚落脚,平日里白天务工赚钱,夜晚有个栖身之所,不至于风吹雨淋。”

    何栗顿了顿,继续说道:“起初只有数千户,后来进城百姓越来越多,且这些年赵佶大兴土木,外加蔡京等六贼强占百姓居所,导致许多百姓没了住处,也汇聚在此地。如今,此地难民不下十万余。”

    韩桢下令道:“乱糟糟的有碍观瞻,都拆了。”

    “这……”

    吴敏正要开口劝诫,却被何栗一个眼神制止。

    见状,韩桢轻笑道:“怎地,朕难得当一当昏君,不做些天怒人怨的事儿,好似也说不过去。”

    赵鼎笑呵呵地问道:“呵呵,不知陛下将这些窝棚拆除后,准备建些甚么?”

    韩桢说道:“京城人喜欢蹴鞠,就建个蹴鞠场,隔三差五举办几场蹴鞠大赛。”

    “陛下英明!”

    何栗双眼一亮,旋即皱眉道:“可蹴鞠场用不了这般大的场所。”

    “既然要建,就要建最大最好的,能容纳上万人同时观看。否则扣扣索索,显得小家子气了。”

    韩桢说着,脑中不自觉冒出了体彩。

    实在是这玩意儿,似乎跟球类运动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而且,就算他不弄,民间也自会弄。

    索性不如一齐由朝廷官方来搞,也更加正规。

    届时,安排监察院介入监督,保证其公平性。

    吴敏等人毫无意见,甚至面露欣喜。

    如今国库不缺钱,是真的不缺钱,何况官家刚刚又从大相国寺敲诈了八千万贯,这么多钱与其放在国库生锈,不如以工代赈。

    修的越大,应召的百姓就越多。

    谢鼎问道:“陛下,难民该如何安置?”

    闻言,韩桢问道:“城中可有空地?”

    空地?

    这个问题,可把何栗等人难住了。

    京师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想找块能安置十万难民的居所,着实有些难为人。

    思索片刻,何栗忽地双眼一亮:“臣想到一处地方,可用来安置难民。”

    韩桢好奇道:“何地?”

    何栗答道:“禁军军营。真宗时期,京畿禁军足有四十万之众,仅是城中就驻扎了二十万,因此真宗皇帝在西城划归了一片区域为新军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