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泼皮

0543【蛟水】(2/3)

照出昏黄的光线。

    不过吴璘不敢久战,突围成功后,便一路朝龙泉方向撤退。

    更何况,从军事角度分析,福建是典型的易守难攻。

    很快,清脆响亮的哨声在雨幕下响起。

    不多时,一座宏伟的巨城出现在前方。

    闻言,吴璘下令道:“原地扎营!”

    蛟水自上而下,倾斜而来,在山谷扎营确实很危险,反倒高处才有一线生机。

    只是稍加思索,吴璘便下令道:“召集将士,传我军令,突围!”

    ……

    宋军既然敢趁着雨夜围困,必然做足了准备,且兵力至少是他们的数倍。

    向导解释道:“此地看似安全,可左右紧挨大山,地势东高西低,一旦大雨不停,恐会引发蛟水。”

    吴璘满脸疑惑:“何为蛟水?”

    “为何?”

    “不可大意,行军打仗谨慎为重。”

    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吴璘骂道:“他娘的,这天儿跟见了鬼一样,暴雨说来就来。”

    吴璘睁开眼,猛地坐起身,沉声问道:“何事?”

    随着刘延庆归降,不但荆湖两路落入韩桢手中,还有三万余宋军,以及数百条战船。

    原本的战略,是围困襄阳,封锁汉江上游,经长安入汉中,攻打蜀中。

    行军打仗,自然和舒适扯不上关系,所有士兵都穿着湿漉漉的衣裳入睡。

    半山腰处,一顶顶帐篷搭建在密林之中。

    “杀啊!!!”

    一个时辰后,乌云遮盖的天空变得格外阴沉,吴璘在向导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一座大山,作为扎营地点。

    旅长答道:“具体不知,今夜无星无月又无火光,斥候根本看不清,不过仅听脚步声,怕是不下万余。”

    旅长面露恍然。

    “军爷有何事?”

    不过随着王渊与刘延庆先后归降,水师与战船的问题得以解决。

    吩咐完毕后,一众旅长营长纷纷散去,各自回到营帐中歇息。

    旅长高声应道,旋即转身离去。

    刘锜没有立即攻打襄阳,他在等,等杭州的水师到来。

    都说岭南有十万大山,福建也不遑多让。

    他不懂水战,于是当即任命刘延庆为副将,对宋军水师进行整编,剔除一些老弱病残,只保留青壮,加紧操练。

    吴璘问道:“这雨几时会停?”

    念及此处,他沉声问道:“那该如何避开蛟水?”

    “突围!”

    吴璘皱起眉头。

    休整了两日后,方七佛亲率三万宋军,赶往边境。

    吴璘神色不变,继续问道。

    这汉子乃是福建本地人,吴璘出发前,特意雇来作为向导。

    豆大的雨点拍击在铠甲上,如同冰雹一般,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

    吴璘就着水壶里的冷水,嚼着干饼子,看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山川,面色无奈道:“俺如今算是明白,为何岳都帅会说蜀道难,闽道比蜀道更难。”

    是夜。

    这大宋,终归还是亡在了自己手中。

    这向导的话一套一套,不过话糙理不糙,仔细思量,还是有些道理。

    忽地,一阵急促的呼喊传来。

    “吴将军,吴将军!”

    不多时,一名面容黝黑的中年汉子快步来到战马前。

    向导一本正经的答道:“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尽量寻高处寨营。”

    “唉!”

    而吴璘,则率领八千人,自龙泉出发,直奔建州而去。

    “得令!”

    尤其是雨夜,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最容易引发混乱,所以齐军有专门的训练之法,并且特制了几款不同音色的铁哨,用以辅助夜间作战指挥。

    ……

    ……

    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向导努力睁开眼睛,神色郑重道:“福建多山,山中常有大蛇,修行百年,便可化蛟。化蛟之后,就无法继续藏匿山中,必须进入江河湖海。每逢六七月,海龙王发威之时,山中蛟龙会趁机遁入江河湖海,离山之时山崩地裂,是为走蛟,雨水汇聚山石树木,自山巅狂涌而下,俺们称之为蛟水。”

    宝船四周,还有三四艘客船护送,客船上人影绰绰,若凑近看,便会发现船中皆是身着纸甲的水师精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