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三百五十九 吕布决断,行动开始(3/4)

在,赵云把一切说穿,不管愿意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如林墨事前分析的那样。

    听刘协那话,收拾林墨不过是时间问题,一旦实际掌权,所有有威胁的人怕是都难逃被他特殊照顾的下场。

    旁了不说,回想起林墨说过一家老小都要被牵连,吕布便是不能忍。

    他缓缓起身,走到一旁的角落,沉默了很久很久。

    最后,像是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一般,整个后背都松弛了下来,背对着二人沉声道:“中郎令和卫慰这两个位置,交给伯平和魏越吧。”

    “那也不用。”

    林墨轻笑了一声,他知道,这件事算是办妥了,“只要岳丈大人明白我们的路在哪里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小婿会办妥的,这两个位置就让陛下自己定人。”

    要想马儿跑,总得给马儿吃草不是吗。

    有些事情,真就是刘协当权了他也未必有胆量去做。

    反过来,如果是给了他一定的希望,大概率会选择放手一搏的。

    “允文,你需要我怎么做。”赵云说这话的时候,双拳紧攥,表情痛苦。

    林墨拍了拍他的肩头,“放心吧,我不会让你直接参与到这件事里头来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忠君是一种被从小灌输的定性思维,哪怕你心里不忠,嘴上也必须忠诚。

    所以,历史上每每有发动政变的,冲在最前头的都不是最得力的干将,更多的是中层人物。

    因为上层人物已经不再需要通过这种梭哈的方式来为自己赢取利益最大化,而中下层的人则迫切需要翻身的机会。

    华歆爬上太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这一系列的产生都是利益交换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每次叛乱夺权之后,会有一大批的中下层人物冒头。

    当然,赵云的性格,也不是会考虑利益的问题,但其他人会,所以,林墨要做的是造出一个多数人利益受损的局面。

    同时,这个局面又必须是刘协造成的,林墨盘算过,这种做法产生的动荡其实是最小的,甚至远比不管刘协,自己自立更为稳定。

    这也是冒险把刘协接回来的重要原因。

    至于赵云,还真是没有勉强的必要,反正后头的事情又不是非他不可。

    “对了,看你跟马云禄是挺投缘的啊,看来是好事将近了,不过你是不是应该先跟嫂嫂把亲给成了才好迎马云禄进门啊?”

    话锋转变的太快,以至于先前心里还无比纠结的赵云有些反应不过来,愕然看着林墨。

    “你不说我也知道,毕竟嫂嫂的境遇与常人不同,马云禄又出身将门,她这会估摸着心里有想法,但我不是教过你怎么讨嫂嫂欢心吗,你还没用上吗?”林墨抱胸笑道。

    “眼下时局动荡,我没那心思,还是先帮你把事给办好了再说吧。”赵云苦涩叹道。

    “子龙,你以为我教你的法子只是为了让你讨嫂嫂欢心而已吗?”

    林墨忽的又严肃了起来,认真道:“你这头快些进行吧,这事关系着我接下来的计划,不能再耽搁了。”

    啊这赵云有些茫然,“你教给我那两样东西还能助你成事?”

    “我没跟你开玩笑。”林墨重重点头。

    “虽然不晓得有什么用,但正好现在去哄哄她,想来她会欢喜。”

    赵云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转而又问道:“真的没有别的事了?”

    “没了,就这一件事,你办妥了就行了。”

    听得林墨这般说来,赵云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行,我一会就去吧,不过,真有什么事你也不必担心什么,不管怎么说,你我是兄弟。”

    林墨微微一笑,没再多说,做兄弟,贵乎知心,不为难对方,也是一种情义。

    “走吧岳丈大人,我们也该准备准备跟陛下谈谈条件了。”林墨站起身来舒展了个懒腰,觉得前所未有的痛快。

    这件事,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朝着有利的方向在发展。

    也是自己计划的范畴内。

    许昌方面现在也算的上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吕林高兴了,天子也高兴,包括手头下的文武百官好像也挺不错的。

    但荆州方面用一日三惊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伴随着敕封百官同时进行的还有四道圣旨。

    第一嘛当然是罢免了曹操,并且昭告世人他过去的种种恶行,目的当然是斩断曹操的合法性,道义上把他架在火上烤。

    第二道圣旨是加封刘琮为荆州刺史,蔡瑁为荆州都督,领荆州军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