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149章 龙颜大怒,素质二连(五千字章)(3/4)

县推开两个瘦马:「快,咱们去大堂迎接。」

    程知县来到了大堂,给常风等人行礼。

    常风坐到椅子上:「程知县,去年雄县跟百姓收购五千五百石囤粮,共耗银多少?」

    程知县答:「去年秋的上等好麦价钱是六钱银子一石。共耗县衙官银三千三千百两。都有明细账可查。下官把账目给您拿来?」

    常风点点头:「嗯,拿来我看看。」

    程知县双手将账册呈上。

    常风仔细看了看,账目没什么问题。

    常风话锋一转:「花了三千三百两银子,收购粮食的实数是多少?」

    程知县先是一愣。随后道:「上差,实数就是官仓那五千五百石粮啊!」

    常风冷笑一声:「呵,一个县官,敢在锦衣卫面前打诳语,胆子不小。你以为我是刚到你们雄县嘛?」

    说完常风拍了拍手。

    徐胖子领着二十几个被绑住手脚的人进得大堂。另有一群力士,拿着雄县收粮所用的官斛、官抬称。

    这二十几个人,是雄县各乡的粮长。

    程知县目瞪口呆,心中暗道:不好!原来是有备而来!

    常风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念道:「去年你们雄县收购百姓粮食。共耗费官银三千三百两,这不假。」

    「但县衙定的粮价根本不是六钱一石。而是三钱一石!有百姓因价贱闹事,被你们县衙抓了三百多人,一通好打。」

    「雄县二十七乡,去年共从百姓手中强购上等新麦一万零五百石!」

    「多出来的五千石,全都揣入了你程知县的腰包!有二十七个粮长的供词为证!」

    徐胖子指了指官斛和官抬秤,帮常风补充道:「这些收粮称重的器具也都被你们动了手脚!」

    程知县的脑袋上冒出了汗珠。

    常风指了指钱宁:「程知县,你记住了,这位是北镇抚司副千户钱宁。他平生嫉恶如仇,最恨你们

    这些吃百姓肉,喝百姓血的贪官!」

    「现在,钱副千户要给你上大刑!」

    按照大明律,给七品命官上刑,需要三法司堂官联名的公文。

    就算是巡抚,也不能擅自对七品官动刑。

    唯一的例外是东厂和锦衣卫。厂卫是超越律法的存在。

    钱宁冷笑一声:「得嘞常爷,你瞧好吧!」

    程知县大喊:「我招,我全都招,上差饶命!」

    程知县的道行还是浅了。他不知道锦衣卫有先上刑后问案的习惯。

    不多时,程知县的脚面上被钉了钉子,撒了盐。

    瘦得跟一根麻杆似的程知县哪能受得了这样的罪?疼得吱哇乱叫。

    钱宁又给程知县上了夹棍,把程知县的十个手指好一顿夹。

    折腾了两刻功夫,程知县已经气息奄奄。

    常风喝了口茶:「犯官,去年囤粮,你共强购了百姓多少粮食?贪墨了多少?」

    程知县如实回答:「实数如上差所言,是一万零五百石。贪墨了五千石。」.

    「可天地良心。这五千石粮里,只有一半儿是下官的。其余的按规矩要分给县丞、主簿、典吏、三班正副班头、二十几个粮长。」

    常风又问:「赃粮呢?」

    程知县答:「被下官派人运到通州去卖了。共得银两千两。银子今日刚运回本县。」

    常风追问:「卖给谁了?」

    程知县答:「卖给了通州的润德粮行。」

    常风眉头一皱:润德粮行?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他继续问:「你邻县的那些地方官,他们压榨百姓所得的脏粮卖到哪里去了?」

    程知县答:「也卖给了润德粮行。润德粮行神通广大。恐怕普天下有一多半儿的地方官,拿了不该拿的粮都是卖给他们!」

    常风问:「这润德粮行有何背景?老板是谁?」

    程县令不住的磕头:「下官不知!真的不知!」

    润德粮行的幕后老板极为神秘。程县令的确不知。

    常风道:「将他押回京城。」

    徐胖子道:「常爷,咱们是不是该回京了?」

    常风点头:「出来两个月了。也该给皇上一个交代了。」

    弘治三年五月初一,外出巡查的常风回到了京城。

    他带回了两个知县,一个清廉,一个贪佞。

    抗旨未囤够粮数的黄知县被常风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