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151章 润德粮行的股东竟然是(五千字章)(4/4)

>
    杨墨不甘示弱:“嘿,我听说贵府如夫人跟我是同行呢。先约束好自家人,再去管他人吧!”

    杨墨的话点到即止。

    常风愕然:是啊,他杨墨是个销赃的。我家里的小九不同样是个销赃的嘛?

    还真是同行。

    只不过杨墨是为普天下的地方官销赃;小九则是为京城里的飞贼、扒手销赃。小巫见大巫。

    看来,必须得让小九放弃销赃生意。免得落人口实。

    常风进了宫请示弘治帝。恰好赶上乾清宫大殿内正在举行小经筵。

    常风未受旨参加经筵,他不能进大殿。只能站在殿门口等待。

    他听到殿内王恕、马文升又跟弘治帝吵了起来。吵完之后,君臣依旧和和气气。

    弘治帝跟臣子相处,一向是对事不对人。你们可以跟朕吵架,有时候很多棘手的问题,吵一吵就会吵出解决问题的法子。

    吵完了,你们还是我的好臣子。

    这是明君所为。但被很多人诟病成“弘治帝纵容文官”。

    小经筵时长半个时辰。常风只等了一刻功夫就结束了。

    当值的李广走了出来:“常千户,皇上让您进去呢。”

    常风进了大殿,给弘治帝叩了首。

    弘治帝道:“起来吧。润德粮行的案子查得如何了?”

    常风答:“禀皇上,此案很难再查下去了。”

    弘治帝眉头一紧:“常风,这可不像你说的话。”

    常风禀奏:“皇上,润德粮行牵扯到了寿宁伯。”

    弘治帝色变:“什么?”

    常风道:“臣已查出,润德粮行的大掌柜是户部的书吏杨墨。杨墨是寿宁伯的义子干儿。”

    “寿宁伯自己也承认,他在润德粮行有一成股!”

    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弘治帝是明君,但也有缺点。缺点之一就是太宠张皇后,爱屋及乌,让外戚势力膨胀。

    弘治帝陷入了踟蹰。

    常风十分担心,弘治帝会让他息事宁人,到此为止。

    于是常风用言语诱导弘治帝:“禀皇上。寿宁伯是饱读诗书的监生出身,哪里懂商事。”

    “臣想,一定是有人利用了寿宁伯。为销赃生意背书。”

    “利用当朝国丈的幕后黑手居心叵测!需严惩以儆效尤!”

    “省得今后普天下的赃官恶吏有样学样,都去巴结寿宁伯,打着寿宁伯的旗号伤天害理。那样会有损张家和张皇后的清誉!”

    常风的话说的很婉转,潜台词是:皇上您老丈人没作恶。是作恶的人打着他的旗号。

    案子要是不查了。以后赃官恶吏都去巴结您老丈人。您老丈人的名声就臭大街了!

    就算为了您老丈人的名声,这案子您也得让臣接着查。

    常风跟弘治帝君臣相处已有四年。他已经摸透了弘治帝的脾性,学会了给弘治帝下套。

    弘治帝听了这话,作出了决断:“润德粮行的案子你继续查。但不能殃及寿宁伯。”

    常风拱手:“皇上英明!”

    临时有事。晚上12点前会更另外五千字。日万不能挺。我都改名叫刘软了。因为日万软。

    (本章完)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