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157章 刘瑾,我帮你调到坤宁宫伺候太子(五千字)(3/4)

经的六部堂官,恐怕只在十年之内了!”

    张彩笑道:“那就借常年兄吉言了!”

    巴结常风的人,都称呼常风为“常爷”。张彩却一直称常风为“常年兄”。

    常风反而觉得亲近。且“年兄”二字,表示常风不仅是锦衣卫中杀人如麻的屠夫,还是个读书人。

    常风拿着两篇八股文,和张彩来到了前院中的枫树下探讨学问。

    正值初秋的傍晚,枫叶金黄,夕阳余晖。二人对坐钻研学问,宛如子期、伯牙之交。

    世事无常。随着时光流逝,子期、伯牙也有可能变成富弼和韩琦。

    就在此时,刘瑾牵着一条母犬走进了前院。

    常风连忙引荐:“张兄,这位是钟鼓司大使刘瑾刘公公。”

    “刘公公,这位是新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张彩张大人。”

    刘瑾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常风的人。他见到常风都是尊称“小叔叔”。

    沾了常风的光,司礼监秉笔钱能才会对刘瑾高看一眼。今年将他从司副升为大使。

    大使是太监中的第四等。再往上升,就是三等监丞、二等少监、一等太监了。

    刘瑾连忙寒暄:“啊,原来是张大人,久仰久仰!”

    张彩客气的说:“原来是刘公公,失敬失敬。”

    这是正德朝立皇帝和他第一心腹文官之间的首次见面。

    也是常风一生中遇到的两个危险的敌人之间的结盟之始。

    常风指了指刘瑾手中的母犬:“贤侄,这是?”

    最开始,常风一直称刘瑾为“刘公公”。

    后来习惯了,直呼这个大他十六岁的人为“贤侄”。

    毕竟刘瑾今时今日的官职,是常风一手替他谋来的。称他“贤侄”有何不妥?

    刘瑾笑道:“糖糖小姑姑上回说,虎子可能狗命不久,想给虎子留个后。”

    “我趁今日沐休,转了六个狗市才找到这条妙龄纯血母莱州红。”

    “这不,赶紧带过来配狗。哎呦,瞧我当着二位大儒的面浑说什么。是开枝散叶!”

    刘瑾对待常恬是真心实意的。

    太监没有子女。正如当初怀恩将幼年常恬视作孙女一样。刘瑾内心深处将常恬视为自己的女儿。

    常恬说自己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刘瑾只要知道了,就算钻山打洞也要给她弄来。

    常风笑道:“糖糖在后院小池塘边跟壮壮钓王八呢。虎子也在那边。你过去吧。”

    刘瑾牵着莱州红走了。

    常风跟张彩聊到掌灯时分。二人随便吃了晚饭,又探讨了一个半时辰文章。一直到皓月当空,张彩才告辞离去。

    常风正要吹了书房的灯,准备回卧房睡觉。

    刘瑾走了进来。

    常风问:“贤侄怎么还没走?狗配上了嘛?”

    刘瑾半开玩笑的说:“配上了,配上了。我这个不全之人真是羡慕得紧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宦官看配狗。”

    常风哑然失笑:“你这人真爱打哈哈。”

    随后常风收敛笑容:“这么晚还没走,是有正事找我吧?”

    刘瑾“噗通”给常风跪下了:“小叔叔,侄儿是有求于您。刚才看您跟张大人醉心学问,没敢打扰。”

    常风连忙道:“咱们是自家人。何必如此?快快请起。”

    “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忙,我一定帮。”

    常风帮别人忙,一贯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在能力范围之内”。

    刘瑾道:“坤宁宫那边,正在为太子挑选合用的侍恭官。我想求小叔叔,帮我调到坤宁宫去。”

    侍恭官,说白了就是负责小太子拉完屎后给擦屁股的。

    常风一愣:“侍恭官没有品级。你如今已是正五品大使。去坤宁宫伺候太子的恭事岂不成了大材小用?”

    刘瑾是一个出色的政治投机家。知道何时下重注。

    今日的太子别看只有一岁,迟早会成为大明的皇帝!

    是时候把我的赌注全部压到太子身上了!

    即便放弃刚刚执掌的钟鼓司,从擦屁股的差事从头干起,我也在所不惜!

    刘瑾道:“小叔叔。太子是储君,伺候好储君的恭事绝对不是小事。我想为太子的茁壮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常风笑道:“坤宁宫的事,司礼监那边管不了。特别是有关太子的一切大小事,都需皇后娘娘点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