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158章 内阁阁员与吏部尚书的矛盾(五千字章)(2/4)

监祭酒。一直都是担任学官。

    直到去年被提升为礼部尚书。

    如今内阁只有首辅徐浦、次辅刘健二人。

    徐浦谏言弘治帝,将丘濬调入内阁。

    内阁里若有一位理学名臣、士林领袖。内阁发出的政令,在天下的读书人面前才更有分量。

    说白了,就是主动在内阁里放一个读书人的利益代言人。

    常风查完了丘濬的私档,来到了乾清宫。

    弘治帝问:“丘濬这人如何?”

    常风答:“理学宗师,当世大儒。为官期间没犯过大错。前朝时也未攀附过奸宦庸相。”

    “只是.”

    弘治帝连忙问:“只是什么?”

    常风如实回禀:“只是有些一根筋。且心胸不甚宽广。”

    弘治帝对这个倒是不在意。朝中的腐儒哪个不是一根筋?让他入阁,只是为了安抚天下读书人,表达皇帝尊重圣人之学的态度罢了。

    当日,弘治帝下旨。升丘濬入阁。

    弘治帝想把丘濬杵在内阁当一面旗,没指望他做事。

    没想到,老学究丘濬上了心。一进内阁就办了不少事。

    人家新官上任,徐浦和刘健也不好拦着他。

    弘治五年,秋末。

    久病缠身的王恕怒气冲冲的进了内阁值房。

    徐浦连忙打招呼:“王老部堂!”

    王恕的资历摆在那儿。虽不是阁员,但徐浦对他十分尊重。

    王恕没有搭理徐浦,直接走到了丘濬的书案前:“丘阁老。今年夏天京察,我贬退了二百多名尸位素餐的京官。”

    “可我告假这段时日,你竟以内阁阁员的身份,将其中的九十多人全都调回了京!”

    “难道你要跟我们吏部打擂台?”

    丘濬瞥了王恕一眼:“皇上半个月前有旨意,内阁学士有权择优选官。我只是尽本职而已。”

    弘治帝执政前六年,将权力大部分都给了六部。

    刘吉致仕后,弘治帝逐步让内阁分走六部的一部分权力。

    人事权就是其中之一。

    王恕怒道:“你都说了,是择优选官!那些庸官糊涂官你调回京做什么?”

    丘濬针锋相对:“那九十多名官员,都是科举的一甲或二甲前二十!科举名次等于优劣!”

    王恕大吼:“科举名次靠前,不一定有做事的能力!”

    丘濬“刺溜”喝了口茶,一脸高傲的神色,问:“敢问王部堂,你科举名次如何?”

    王恕答:“我是正统十三年殿试三甲第三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怎么了?”

    丘濬开始跟王恕摆资历:“那你知道我是什么名次嘛?我是正统九年广东乡试解元。景泰五年殿试二甲第一传胪!”

    一甲只有三人,二甲第一相当于全国第四。

    且当初丘濬殿试时,本定为了一甲第二名榜眼。因长相略差,才被降为二甲第一的。

    丘濬质问王恕:“你殿试名次靠后,就故意弃用名次靠前的人,这是什么道理?”

    王恕是个暴脾气。狠起来连镇守太监都敢吊起来痛殴,甚至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暴打锦衣卫。

    此话一出,王恕直接火了:“丘濬,你放屁!你自己去看看他们的京察档底,考语全都是下等!这些庸官应试文章作的再好也不能用!”

    丘濬针尖儿对麦芒:“我看是你王部堂来找我打擂台才对!”

    “给我择优选官之权的是皇上!王部堂对我有意见,可以上书皇上!”

    王恕道:“上书就上书!我还怕你不成!”

    说完王恕气冲冲的转身离去。临走还不忘对着首辅徐浦留下一句:“一个月没来内阁值房,徐首辅,这值房里怎么一股酸腐味儿?”

    显然王恕是在暗讽丘濬迂腐。

    老王和老丘的官司打到了弘治帝的面前。

    弘治帝这回没有支持王恕。作为皇帝,他有着自己的考量。

    理学大师丘濬刚进内阁,调回了一批被贬的科举名次靠前的文官。

    如果弘治帝准了王恕的奏折,把这批科举宠儿贬了,驳了理学大师的面子。岂不要得罪普天下的读书人?

    没办法,弘治帝只得驳回王恕的折子,支持丘濬。

    锦衣卫北镇抚使值房。

    常风正在喝茶看经义预备明年的春闱呢。

    钱能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