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02章 傻眼的李广(九千字章)(5/7)

“老卿家,你疯了吧?你让常风自己查自己?”

    马文升拱手:“皇上,臣还是那句话,臣愿以全家人头为常风作保!”

    “依臣看,所谓的御苑兵变,不是谋反,而是栽赃。有人妄图对兴王殿下不利。”

    “也只有常风这样机敏干练的人,才能在三日内还兴王殿下清白。”

    弘治帝沉默不言。

    马文升开始历数常风的功绩:“皇上,常风是什么人,您比臣更清楚。”

    “成化朝时,他为保储屡次犯险,九死一生。”

    “您登基之后,他智斗庸相、清算奸党、远赴东南与倭寇血战、破获鞑靼秃鹰会阴谋、查清仓场弊案、治理山东水患、远赴贵州推行改土归流、为贤臣洗脱冤屈”

    “这一桩桩、一件件大功,若无赤胆忠心,哪能办成?”

    “再说句违礼的话。常风救过皇上您的命、皇后的命。是您和皇后的恩人呐!”

    “他怎么可能勾结藩王,调兵谋反?”

    弘治帝被马文升说动了几分。

    不过他并未答应马文升,还常风自由,让常风彻查此事。

    毕竟常风跟谋反有关,弘治帝只能慎之又慎。

    弘治帝道:“老卿家。你先回去。你的建议,朕会慎重考虑。”

    马文升刚走,张皇后来了。

    弘治帝问:“菱儿,你怎么来了?你这几日闹春疾,该在坤宁宫安心静养的。”

    “萧敬,快给皇后看座。”

    张皇后道:“臣妾听闻皇上抓了常风。今夜来乾清宫是来给他求情的。”

    弘治帝苦笑一声:“给他求情的人真多。”

    张皇后道:“皇上,说常风调兵谋反,您信嘛?”

    弘治帝道:“朕不全信。但也不能不查。调兵谋反关系到祖宗江山的安危,不是别的事。”

    张皇后苦口婆心:“皇上,常风要是对您有二心,以前他有一万个机会谋反!何苦等到今日?”

    “再有,就算你不全信常风。难道您还不了解您的亲弟弟兴王?”

    “兴王是有野心的人嘛?”

    弘治帝一时语塞。

    就在此时,周太皇太后走进了乾清宫大殿。

    妻子张皇后、祖母周太皇太后,是弘治帝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

    一个是他的挚爱。一个在他年幼之时保护了他十一年。

    弘治帝连忙下得龙椅,搀住了周太皇太后:“皇祖母,您怎么来了?”

    周太皇太后道:“我也是来求情的。你和杬儿都是我的孙子。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你们。”

    “杬儿不可能图谋反叛。他既没那个野心,更没那个手腕。”

    “至于说杬儿跟常风勾结。那就更不可能了。杬儿难道傻了?去勾结你身边的第一心腹宠臣谋反?”

    “他就不怕常风转头把事情告诉你嘛?”

    兴王大名朱祐杬。周太皇太后一向爱称他为“杬儿”。

    今夜张皇后、周太皇太后来乾清宫求情,是刘笑嫣撺掇的。

    一听说丈夫被软禁宫中,刘笑嫣立马进宫求了张皇后。

    张皇后对义姐言听计从,自然会找弘治帝求情。

    刘笑嫣怕张皇后一人求情分量不够。又盯上了周太皇太后。

    她在周太皇太后面前只是脸熟而已,称不上多受宠。

    于是刘笑嫣找到了最得周太皇太后宠信的人——锦衣卫仵作千户张道士。

    周太皇太后笃信道教,张道士是她的座上宾。

    宫中甚至一度有流言,说张道士跟周太皇太后不清不楚。

    刘笑嫣找了张道士。张道士跟常风袍泽情深,立即入慈宁宫,在周太皇太后面前求情。

    弘治帝道:“皇祖母说的是。”

    周太皇太后又道:“依我看,能查清此事,还杬儿清白的,只有一人,就是常风!”

    “你却把他关在了西苑永寿宫那边。这不是将宝剑藏于匣中,帮心怀叵测之人的忙嘛?”

    弘治帝道:“皇祖母,孙儿知道该怎么办了。”

    周太皇太后道:“那就好。你是明君,可不要被人蒙骗,做糊涂事啊!我先回慈宁宫了。”

    弘治帝将周太皇太后一直搀上了凤舆。

    他凝视着小宦官们抬着凤舆,越走越远,一直消失在了夜色中。

    午夜时分。

    常风躺在被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