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04章 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九千五百字章)(7/7)

后,他一拍脑瓜:“明白了。啊呀!原来是这样!”

    周太皇太后有些发急:“到底怎么回事,快说。”

    张道士说:“去年冬天,李广建议皇上在万岁山上动土,修建毓秀亭。毓秀亭占了一个‘毓’字。”

    “万岁山是什么地方?那是皇宫气运之所在!岂能轻易破土?”

    “正是因为建了毓秀亭,坏了皇宫气运,导致犯了岁忌!”

    “也就是说,仙游公主归天、宫中大火,罪魁祸首就是李广!”

    周太皇太后对张道士有一种近乎盲目的迷信。

    她道:“原来是这样!”

    张道士趁机说起了李广的坏话:“张家两位国舅,曾与周家国舅有过一番争斗。”

    “其实,张皇后的两个弟弟,最尊重您的家人了!”

    “李广跟张家国舅交好,是尽人皆知的。当初的那场争斗,全是李广挑唆!”

    几年前猫腚眼子街鱼市的国舅斗殴轰动京城。为这事儿,周太皇太后一连三个月没搭理张皇后。

    张道士略一拱火,周太皇太后立时火冒三丈:“哀家就说嘛!皇后对哀家一向恭敬。他的两个弟弟怎么会跟哀家的弟弟斗殴?”

    “原来是李广那厮挑唆的!”

    张道士点点头:“李广挑唆皇亲之间的关系是小罪。撺掇皇上修毓秀亭,导致公主归天、皇宫失火是大罪!”

    “此人若不除,皇宫今后指不定再生出什么祸端来呢!”

    原来,常风是想借周太皇太后之手除掉李广。

    张皇后在后宫并不是最大。真正的后宫之主,是弘治帝的老祖母!

    太皇太后若发话除李广,张皇后想保也保不住!

    整人,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结果。

    只要能整垮李广,达到为朝廷扫除奸宦的高尚目的,管手段是不是腌臜呢。

    周太皇太后被张道士一番挑唆,恨不能将李广碎尸万段。

    傍晚时分,张道士出了宫,回了锦衣卫。

    常风站在锦衣卫的大门前,焦急的等待着他的身影。

    终于,张道士下了轿,朝着常风一拱手:“常爷。”

    常风连忙问:“事情办成了嘛?”

    张道士附到常风耳边:“办成了。太皇太后此刻恨不能扒李广的皮,啖李广的肉!”

    常风一拍手:“好!张道爷,这回多亏了你。”

    张道士感叹道:“人人都说我是个装神弄鬼的神汉。可他们忘了,我这个锦衣卫千户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

    “扫除奸宦,即为忠君报国!”

    常风朝着张道士一拱手:“道爷大义!常风佩服万分!”

    三日之后,周太皇太后派人传话,让弘治帝陪同她游览万岁山。

    祖孙二人坐着八人抬,来到了万岁山的山顶。万岁山风光一览无余。

    周太皇太后突然指向了毓秀亭:“樘儿,你看那毓秀亭像什么?”

    弘治帝道:“敢问皇祖母,您说像什么?”

    周太皇太后面露愠色:“像一根楔子,楔进了万岁山龙脉之中!”

    弘治帝一愣:“啊?”

    周太皇太后道:“哀家已经命钦天监的人看过了。万岁山是皇宫气运所在。”

    “这座毓秀亭,让皇宫气运拦腰截断,导致宫中犯岁忌!”

    “你六妹归天,清宁宫大火,全是岁忌所致!”

    钦天监的人,自然也被常风威逼利诱过了,才跟张道士一样的口径。

    周太皇太后问:“是哪个居心叵测的人,建议你下旨建了毓秀亭?”

    弘治帝答:“李广。”

    周太皇太后说出了一句载入《明实录》的话:“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

    (本章完)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