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06章 王越,王越!(4/8)

明西北疆域的太平,我王越给权贵舔腚又如何?承担万世骂名又如何?

    如今他在京赋闲,但时刻关注着西北局势。

    贺兰山,自洪武年间起就是大明与蒙元残存势力的军事分界线。

    成化朝时,汪直支持王越在西北用兵,将贺兰山牢牢掌控在大明手中。

    这两年,鞑靼小王子屡屡派兵骚扰贺兰山麓,似乎有意重新染指贺兰山。

    王越急在心里。奈何他赋闲在家,闲人一个,制定的贺兰山防御方略无法施行。

    于是他走了李广、张家国舅的门路,意图重新出山,担任三边总制,前往西北,将鞑靼人彻底赶出贺兰山。

    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也是支持他重新领兵的。

    奈何文官视王越为“文人之耻”。反弹强烈。弘治帝屡次想启用王越,都被文官集体反对,只得作罢。

    这回他最大的靠山李广倒台了,言官们参劾他的雪花如雪片一般飞向弘治帝的案头。

    参劾王越攀附李广,并不需要什么书信当证据。

    朝中谁人不知,王越舔李广舔出了花儿。

    李广要在外宅修戏楼。王越巴巴跑去亲自当监工。

    每次李广过寿,王越都献上近乎肉麻的贺寿诗。

    三节时,王越成箱成箱的给李广送“白米”.

    这是众人皆知的事。

    李广死了六天后,都察院一百多名御史联名上折子,参劾王越依附奸宦,毫无廉耻。建议弘治帝以奸宦党羽的罪名,将其斩首示众。

    这一回,老王别说重掌兵权,守住贺兰山了。脑袋保不保得住都两说。

    内阁三阁老刘、李、谢都是明白人。知道安定西北,非王越不可。

    但三阁老是文官集团的首脑。底下的文官集体参劾王越,他们也不好为老王强出头。

    当大领导的,既要有上层建筑,也要有下层基础。

    跟手下文官们闹翻了,以后他们的权威何存?

    可怜巴巴的成化朝第一名将,就只能蜗居在自家府邸,等待着治罪的圣旨。

    这日傍晚时分。

    常风下了差,骑着马回了府。

    今日兴王朝贡完毕,风光出京。出京仪仗的事是锦衣卫负责。常风忙了一整天。

    常风下了马,手里拎着一个弹弓进了家门。

    常破奴迎了上来:“爹,你手里拿的这是?”

    常风道:“我让卫里的武库百户,专门给你做的牛筋弹弓。”

    “太子爱玩弹弓。你得练好了弹弓,才能跟太子有共同的话题。”

    不光刘瑾知道伺候好储君就是最大政治投资的道理。常风亦知道。

    常破奴是太子的伴读郎。在太子身上下注,常家有天然优势。

    常破奴接了弹弓,爱不释手:“好。我这就去摆几个罐子练手。”

    刘笑嫣走了过来:“你就不教教儿子好的!”

    常风道:“你懂什么。再说,就许你当年做小姐的时候天天练弓箭。不许咱儿子玩弹弓了?”

    “你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嘛?”

    常破奴附和:“就是就是。”

    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朝天上射了出去。

    石头划过一道美妙的弧线,不偏不倚,朝着一个白发老头飞去。

    老头身手矫捷,一个闪身躲过了飞石。

    白发老头正是吏部天官马文升。

    常风见到这一幕,骂了儿子一声:“胡闹。”

    然后他领着儿子来到马文升面前:“快给马老部堂磕头赔礼。”

    常破奴老老实实磕头:“马老部堂,破奴错啦!”

    马文升笑道:“好孩子,快起来。你把弹弓给我。”

    常破奴将弹弓双手奉上。

    马文升又指了指花坛:“去给我捡一块小石头。”

    常破奴照做。

    马文升将石头放进弹弓弦皮。猛然一拉,瞄准了院中石榴树上驻足的一只麻雀。

    “嗖啪!”石头不偏不倚,将麻雀打落在地。

    如果麻雀会唱歌,一定会唱: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常风赞叹:“马老部堂好手段。”

    马文升将弹弓还给常破奴,说:“常小公子,你记住,要打好弹弓,眼要准,手要狠。”

    “先得练手劲。每天早晨拿根两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