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11章 漏网之鱼竟然是他......(五千字章)(2/4)

百户当即拦住了他:“常提督有令,没有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离开盐池城。”

    鲁淦面色一变:“我就是奉了常提督的令,赶往灵武向王制帅禀报紧急军情。”

    边军百户问:“可有凭证?譬如常提督批的条子,或令牌信物?”

    鲁淦急眼了:“都说了是紧急军情。常爷哪顾得上批条子、给令牌?”

    “这条军情,关系到八万边军的生死。耽误了这件大事,你担待的起嘛?”

    边军百户始终是个丘八老粗,没什么心眼儿。被鲁淦几句话给唬住了。

    他道:“啊,那鲁知县请快快出城。来啊,转绞盘,打开城门!”

    “吱嘎嘎”,绞盘开始转动,城门缓缓升起。

    城门刚升起一尺,鲁淦听到了一个让他心惊胆战的声音:“鲁知县这是去哪里?”

    鲁淦吓得面色一变。片刻后,他装出一副笑脸,转头望向常风:“啊,常提督没睡啊。”

    “我来这边帮您巡查下城门卫戍。”

    常风冷笑一声:“呵,巡查城门卫戍,为何要打开城门呢?”

    边军百户解释:“提督,鲁知县说您派他去灵武,向王制帅禀报紧急军情。”

    常风望向鲁淦:“鲁知县,我什么时候说派你去灵武了?”

    鲁淦一愣:“啊,我,我可能睡糊涂了。这几日满脑子都是军务、战事。”

    “迷迷瞪瞪就来了西门,恍惚间说了几句胡话。”

    “我这就回县衙,接着睡。”

    常风道:“说的是梦话?我看你此刻清醒万分,不像是睡糊涂了啊?张采,将他拿下,押回县衙审问。”

    众人将鲁淦押回了县衙。

    常风用右手拇指刮了刮鼻子:“张采,你当我的贴身百户多久了?”

    张采答:“回常爷,五个月了。”

    常风道:“近朱者赤。跟着我这个锦衣卫屠夫,耳闻目染应该学到大记性恢复术的精髓了吧?”

    “给鲁淦上刑!”

    常风已经判定,鲁淦绝对有鬼。

    张采问:“得令。常爷,先钉脚板,再上老虎凳,如何?”

    常风坐到了椅子上:“今日是我在考你施刑手段。上什么刑,怎么上,你自己看着办就是。”

    鲁淦大半个月之前刚见识过锦衣卫给假巴勒孟旰上刑。他知道锦衣卫大刑的厉害之处。

    他不住的求饶:“常爷饶命!你问我什么我都说啊!”

    锦衣卫一向是先用刑,再问话。说话间张采已经将一支蝎子弩的弩箭钉在了鲁淦的脚板上。

    锦衣卫钉犯人脚板,一向是用两寸长的钢钉。

    这回来西北,携带刑具不便。张采干脆用弩箭代替。

    钉完了脚板,张采拔出弩箭,把盐洒在了伤口上。

    鲁淦疼得脑袋青筋暴起:“啊,饶命。我是鞑靼人的细作!就算不饶我命,起码给我个痛快的死法!”

    常风笑了声:“到底是当了四十六年文官的人,养尊处优。不及武人的骨头硬。”

    “大记性恢复术最低一等的小刑还没上完,这就招了?”

    鲁淦道:“我七十一岁了,是半截身子埋进黄土里的人了。本就活不了多久。只求死前不要遭罪!”

    常风道:“如果我没猜错,你就是鞑靼收买的二十三个人之一吧?”

    鲁淦供认不讳:“没错。我就是!”

    张采在一旁拍起了常风的马屁:“常爷真是神机妙算。最后一条漏网之鱼抓到了!”

    常风压了下手,示意张采噤声。随后他问:“鲁淦,你编谎出城,是为了去给鞑靼人报信。告诉他们盐池依旧是军粮囤积地,对嘛?”

    鲁淦答:“正是。今天白天出城时倒霉。四门走哪门不好,偏偏走东门,遇到了你跟那个胖饭桶。”

    “如果我没猜错,正是那时你对我起了疑心,对吧?”

    “啪!”张采给了鲁淦一个逼斗:“大胆!一个奸细犯官,竟敢反问我们常爷问题!”

    常风却道:“无妨。没错,正是你白天第一次要出城时,我对你起了疑。”

    “说说吧,你一个吃了朝廷四十六年俸禄的人,为何要背叛大明。”

    鲁淦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字:“恨!”

    常风问:“恨?恨谁?”

    鲁淦答:“我恨该死的朝廷,恨该死的大明,恨该死的升迁制度!”

    “凭什么举人只能做到知县?我在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