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17章 科举舞弊案的真相(万字章)(6/8)

恐怕跟地里的土疙瘩一样多。”

    “哦对了,据说他家公子很争气。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却上进科举。好像中过举人呢。”

    常风对李东阳说:“看来他说的就是徐经家。豪强大家,培养子弟科举晋身。等子弟当了官,维护家族的利益。这不稀奇。”

    李东阳尴尬的一笑:“常爷别把大明的读书人想得太坏。我相信,绝大部分读书人考科举,还是为了报效朝廷、庇佑黎民。”

    这话说出嘴,李东阳自己都不信。

    常风跟李东阳闲聊了一个时辰。接近午时饭点儿,钱宁大步走了进来。

    钱宁笑道:“常爷,案子我给你破了!”

    常风一愣:“什么?”

    李东阳道:“钱佥事你不要开玩笑。”

    钱宁道:“当着次辅和常爷的面,我怎么敢开玩笑?我刚才在程府抓了程旺,在门房里就给他上了大刑.”

    钱宁能够成为常风的替身,自然有他的可取之处。

    做事果断就是他的长处之一。

    钱宁心忖,这案子其实很简单,给涉案之人上大刑,没个不招的。

    奈何问案房里坐着李东阳。对上刑推三阻四。

    不如避开李东阳,在锦衣卫之外给程旺上刑。

    程旺这位“老京城”,显然骨头不怎么硬。刚钉了脚板便供认不讳。

    他招认,他的儿子程忠,借着给老爷程敏政伺候笔墨的便利,偷看了考题。

    又以五千两银子的天价,把考题卖给了徐经。

    钱宁又闯入程府,抓了程忠,一番酷刑伺候。程忠供述,与其父相同。

    钱宁讲述完一切。李东阳眉头紧蹙:“程敏政还没被革职呢。你怎么敢进人家的府邸,抓他的仆人。还在他府上施刑?”

    钱宁一脸无所谓的表情:“人我已经抓了,案子我也审问清楚了。次辅若对我的办案方式不满,可以参劾我嘛!”

    钱宁才不怕李东阳呢。他有义父钱能做靠山,这一回办科举舞弊案,又有宫内八位实力派内官的支持。

    常风心中赞叹了一声:钱宁这厮,办事真利落。不愧是我带出来的徒弟,一手提拔的替身。

    常风道:“好,把程旺、程忠父子押上堂来!哦对了,把程敏政、徐经、唐寅也押上来。当面对质。”

    不多时,五人被押进了问案房。

    常风一拍惊堂木:“程忠,你是如何偷窥你家老爷写的试题,泄予他人,从实招来!不说实话大刑伺候。”

    程忠已受了一遍刑,不想受第二遍。自然是实话实说。

    他供认完毕,程敏政破口大骂:“奴才害我!”

    常风:“程部堂,你的贴身家仆偷了考题,你也难辞其咎。”

    “考题在会试开始前,是朝廷的头等机密。你写头等机密的时候,就让旁边杵一个人看着?”

    程敏政语塞:“我我百密一疏。”

    徐经已经被吓得晕死了过去。

    常风命令:“用凉水泼醒他!”

    随后常风又问程忠:“考题你卖了几个人?”

    程忠答:“就卖给了徐经一个人。”

    常风狐疑的看着程忠:“参加会试的举子有数千。人人都想金榜题名。肯定有的是人肯花大价钱买考题。”

    “你为何只卖一人?多卖几人,你的赚头翻倍啊!”

    程忠答:“大人。我久在老爷身边。场面上的事见过不少,也跟着学了不少。”

    “若把考题多卖几人。一定会传扬出去!虽能多拿些银子,但迟早要败露的!故而我只卖给了徐经一人!”

    “再说,徐经出了整整五千两银子。够我后半辈子当个富家翁了。我又何必节外生枝,有命挣,没命花?”

    常风道:“呵,看不出,你还是个很有脑子的人。”

    常风如今已大致理清了真相。

    程忠偷看考题,卖给了徐经。徐经在四五天内查阅典籍,提前想好了如何作答。

    这说明,徐经本人也是有些才学的。不然买了考题也没用。

    此事隐秘无比。若不出意外,徐经会高高兴兴带着会试第二的身份参加殿试,跻身进士。

    然而,徐经的好事坏在了唐寅的嘴上。

    唐寅在众人面前豪言“本科会元,必是我唐寅!”

    正是这句话,导致了一场风波。在风波之中,徐经与程敏政的仆人勾结,买卖考题的事情败露。

    徐经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