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220章 海商案引子,忠勇尤天爵(万字章)(5/7)

累的甚至说不出一句话。

    尤敬武也累得四仰八叉躺在地上。

    徐千户突然朝着尤天爵喊:“镇抚,你看!”

    只见海边多出了十几艘八幡船。倭寇援兵到了!无数攻城梯、火药桶被运上了岸。

    尤天爵叹了声:“城破殉国,只在今夜。”

    按照走私海商大老板的悬赏,活着的尤天爵比死了的尤天爵更值钱。

    一个倭寇骑着马来到了城下。

    倭寇竟是福建口音。这人是个假倭。

    那假倭高喊:“尤将军,半个时辰后,我们将架好攻城梯,再次攻城喇滴。你们守不住喇滴!”

    “识相的,快快投降。我们会保你不死喇滴!”

    徐千户拿起了一张弓,瞄准了城下的那名假倭。

    尤天爵却拦住了徐千户:“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咱汉家的规矩。”

    随后尤天爵朝着假倭高喊了一段掷地有声的话。

    “倭贼听了!这里是大明的土地。大明军人,守土有责!”

    “要么胜,要么死,没有第三条路!”

    倭寇听了这话,骑马离去。

    尤天爵道:“倭寇说半个时辰后攻城,应该不是假话。咱们就剩下这么点人了。他们没必要使什么疑兵之计。”

    “弟兄们。过了今夜,咱们忠烈祠再会!”

    仅存的几十名袍泽经历了三天血战,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纷纷表态:“进了忠烈祠,永生永世能受香火呢!这辈子没白活!”

    “我三天杀了二十几个倭寇。早就血赚不亏!黄泉路上又有弟兄们作伴。妙哉妙哉!”

    “一回儿我再杀他几个倭寇。多赚些。上了天,也不愧对我老祖!我老祖当初跟征南将军胡美平过福建!”

    尤天爵道:“好。诸位弟兄准备迎敌!”

    “尤敬武,随我到南城墙那边看看。”

    天已经黑了。倭寇们支起攻城梯,准备连夜攻城。

    尤天爵领着尤敬武来到南城墙。

    尤敬武问:“爹,你带我来这边做什么?”

    尤天爵从地上捡起了一根绳子。他一言不发,将绳子栓在了儿子的腰间。又将另一头拴在了城垛上。

    尤敬武大喊:“爹,你还是想让我当逃兵?”

    有时候,爱子之心与英雄壮志并不矛盾。父亲保护儿子,是人类刻在DNA里的本能。

    尤天爵说了一段载入史册的话:“竭力死守者忠,全存祀者孝。我愿为忠臣,亦愿尔为孝子,此生便无遗憾。”

    说完这话,尤天爵一脚将儿子踹下了城墙.

    半个时辰后,倭寇的最终攻势开始了!

    尤天爵将幸存弟兄全部集中在了东城墙。用铁与血,做着最后的殊死抗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一个时辰后,倭寇首领终于登上了永宁城的城墙。

    倭寇们拿着一张画像比对,找到了尤天爵的尸体。

    尤天爵的尸体,跟一个倭寇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他的牙齿死死的咬住了倭寇的喉管。

    倭寇们废了好大力气,才将二人尸体分开。

    倭寇首领感慨了一句:“卡咧瓦(他是)关云长。”

    倭国是地球文明下水道,缺乏文学艺术。自明初《三国志通俗演义》传入倭国,便成了倭国流传最广的书。

    倭国的那些所谓“名将”,甚至拿《三国志通俗演义》当兵法看。

    关云长不光是华夏敬仰的英雄,亦是倭人敬仰的英雄。

    当然,这帮人类道德地花板上的畜生配不配敬仰关云长,就有待商榷了。

    倭寇首领评价尤天爵是关云长,他说的很对。

    华夏历史中,从不缺乏关云长一般的英雄。又或者说,当国家危难如累卵时,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关云长。

    这是这个民族屹立五千年而不倒的根本原因。

    永宁之战结束了。

    增援的卫所军赶到永宁时,倭寇已经带着尤天爵的尸体撤离。

    尤敬武运气很好。缒城之后,他趁着夜色逃离。

    正因尤敬武死里逃生,福建巡抚刘成安才得知永宁守城战的详细战况。

    半个月后,刘成安的军报到达了兵部。

    “臣刘成安泣血禀奏。弘治十五年三月初三,倭寇纠集上万人马围攻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