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第五百四十一章 赵郢:以始皇帝初年为公元元年!(2/6)

br>
    他这个孙子,无论是胸襟,还是格局,都远超常人,对待人才,也向来宽容大度,从来不问来处,也不计较旧恶。

    赏拔起来手下臣子,也从不吝啬。

    而赵高在中车府令位置上的时候,对他这位皇长孙,也毕恭毕敬,从无忤逆失礼的地方,他不明白,却不知道他为何单单在赵高这里,如此的抵触,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刻薄。

    当然,他随口一提,已经是念在赵高昔日做事还算尽心尽力的份上了,自然不可能会因为这么个小人物,去麻烦自家孙子。

    他相信,自家这个孙子,肯定会有自己的考量。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时间,转眼间,便进入大秦始皇帝二十七年的九月底。

    不得不说,大秦初建,做事依然保持着战时的状态,效率高得吓人。在当今陛下高度关注,并不遗余力不惜成本的支持下,烈士碑,忠烈祠和凌烟阁的修建,从筹划,到兴建,也不过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拔地而起,顺利竣工,成为咸阳城中,仅次于皇宫的景观。

    尤其是烈士碑,从基座,到石碑,加起来,高达三十多米,屹立于咸阳正中,庄严肃穆,与身后的英烈祠,相映生辉。

    碑的正面,有始皇帝苍劲有力的亲笔题词。

    “大秦英烈永垂不朽!”

    后面则是大秦二世皇帝赵郢亲笔撰写的碑文。

    “数百年来,为大秦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英烈永垂不朽;数百年来,保境安民,为了抵御外辱而英勇牺牲的虎贲永垂不朽;数百年来,忠君爱国,为了自己君主和国家献出生命的勇士们,永垂不朽。”

    碑的底座,配着精美的浮雕,正面记录着大秦开疆拓土,统一天下的步伐,以及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他三面,则是其余各国,各自最值得称颂的著名战事。

    只是看着,就让人心中感慨万千。

    春秋战国数百年,各国风云变幻,浓缩在这方寸之间,只剩下一块巍峨耸峙的冷硬石碑,供人瞻仰。

    凌烟阁,古拙大气。

    数米高的基座,加上三层的楼阁,显得格外的大气磅礴。

    随着凌烟阁的建成,谁能进入凌烟阁的话题,也空前热烈起来。街头巷尾,都能听到有人议论,气氛之热烈,堪称一时之最。

    在这种氛围下,就连贤妃尉未央和德妃温月儿几乎不分先后的有了身孕这种事,在外界都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不过其他人没多少反应,但在宫里却引来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羡慕。

    良娣须卜朵儿以及赵郢从河西带回来的其他七位夫人,心中怎么幽怨且不提,反正是他们的家人听说之后,纷纷入宫请见。

    包括昔日的右贤王须卜兰拓,都特意让自己媳妇进了一趟皇宫,拉着须卜朵儿叮嘱了半天。

    至于月氏王,也就是现在的归诚侯温奎,兴奋的在家里直接大醉一场。

    偷偷地抹了一把辛酸的老泪。

    月氏一脉,终于要熬出头来了啊——

    母以子贵,有了这孩子,他心里终于算是安定了几分,再也不用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拉下面皮,装疯卖傻,去跟冒顿以及东胡王那两个死不要脸的狗贼,在始皇帝面前,争当什么咸阳舞王……

    尉家得到喜讯之后,也大喜过望。

    尉氏夫妇,得到喜讯的当天,就联袂入宫,去探望了自家女儿。

    太后芈姬也很高兴,也特意轻车简从,从阿房学宫回来,看望自己有了身孕的两个儿媳妇,以及另外三个小孙孙。

    哪怕是她身为太后,如今想要见自家孙子也不容易,这让她特别怀念以前和赵郢住在一起的日子。但今时不同往日,虽然自己很留恋,但自家大儿子如今乃是一国之君,自己这个皇太后就算是再喜欢儿子和孙子,也不好再住在儿子的皇宫……

    故而,算是久别重逢,芈姬抱着三个孩子,都舍不得撒手。

    看着一脸喜色,抱着孩子,忙前忙后的芈姬,赵郢心中也很是开心,他乐呵呵地看着正好奇地凑到盼儿跟前,歪着脑袋不断打量的小妹,笑着叮嘱。

    “小妹,你看看可以,可千万别动你这个小侄女啊,她可禁不得你一根手指头……”

    赵希扭过头,很是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小大人似的道。

    “哼,还用你说,我知道的,放心吧,我会好好跟小侄女玩的……”

    那呆萌的情态,看得赵郢不由哑然失笑。

    “你若是喜欢跟她玩,就留在宫里多住几天好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