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剧终:终成传说(9/10)

去关注那株天地奇株的消息了。

    昔日严阵以待的禁军也都撤了回去,只留下一个小队,每日在周边巡逻,例行照看的责任。

    始皇帝三十九年。

    宜春格物学宫,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

    始皇帝四十一年,大秦第一艘蒸汽机铁壳战舰下水试航成功。

    大秦自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同年,赵郢下诏,确立皇长子御为太子。并开始带在自已和始皇帝身边,一如他当初被始皇帝带在身边的样子,开始学习处理朝廷政务。

    始皇帝五十九年。

    已经年近五十的赵郢,发现自己的容貌已经隐隐有比自家长子御还要年轻的趋势,不得已,开始蓄起胡须,甚至偷偷用染发剂,给自觉染白了一缕鬓发。为了配合自己的相貌,就连平时说话的声音,也故意低沉了几分。

    反倒是始皇帝,身体开始出现明显衰老的痕迹。

    是年,六月。

    一直随侍在始皇帝身边的黑总管,因为偶感风寒,一病不起。始皇帝和赵郢亲往探视,又派出宫中最顶尖的医官前往诊治,但因为年事已高,针石无效,同年八月,死于家中。

    始皇帝亲自下诏,厚葬,许其陪侍于骊山帝陵之侧。

    黑总管死后,始皇帝心情低落,避朝三日而不出。

    这一年,太尉缭、赢係、眉县三氏的老族长,以及其他一些朝中老臣,纷纷去世,一年的时间,竟然高达十几人。而此时,始皇帝也已经八十高龄,宫中老人,除了曾经吃过一枚天地奇果的郑太后,已经近乎没有什么可以说得上话的人了。

    虽然有赵郢一直陪在身边,插科打诨,还时不时就会带着自家的孩子过来,让始皇帝教他们读书写字,但已经明显察觉到自己身体变化的始皇帝,还是日渐沉默。

    平日里,只喜欢坐在那张赵郢给他做的躺椅上,眯着眼睛,看着外面的天空。

    其后,又五年。

    大秦宜春格物学宫,终于研制出第一台蒸汽火车,头发胡须已经尽数雪白,昔日高大威猛的身躯,看山去都已经微微有些佝偻的始皇帝,袖着手,眯着昏花的老眼,有些出身地看着这个冒着黑烟,慢慢吞吞地在车轨上跑动的“火车”。

    半晌,才回过头来,看向蓄起胡须,甚至自己刻意染了几缕白发的大孙子。

    “你说这慢吞吞的东西,以后真的会一日千里?”

    赵郢小心地搀扶着始皇帝的手臂。

    “会的,别看它现在笨拙不堪,但随着技术的完善,它们以后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快,就算是一日数千里也未必不能……”

    说到这里,赵郢目光不由有些恍惚,想起后世那宛如在地面飞行的高速动车。

    始皇帝微微点了点头。

    “我信你,可惜,大父好像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

    说到这里,始皇帝缓缓地站住身影。

    “朕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坐着它们,去各处看一看,看看我们祖孙二人打下的这万里河山……”

    赵郢想安慰几句,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始皇帝是有大智慧的人,在他的面前,那些安慰形同虚设。

    只能默默地搀扶着始皇帝,缓缓地走回皇宫。

    值得一提的是,昔日的执戟郎英布,已经去了极西之地,准备沿着极西之地,一路向南。如今跟随在他身边的,又变成了已经升为禁军统领的锥古。

    只是,昔日意气风发的锥古,鬓角也已经开始变得斑白。

    时光公平地掠过每一个人,似乎唯独漏下了赵郢。甚至就连已经给他诞下子女的几位妃子,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

    不止外人,就连她们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有些不对劲,已经开始深居简出,很少出现在外人面前。

    始皇帝七十一年,九月十六日。

    始皇帝的生命,终于走向终点,在章台宫的寝宫里寿终正寝,无疾而终。他终究没有等到火车可以遍及大秦各地的时候,也终究没能等到那株天地奇株再次开花结果的到来。

    天空毫无征兆地飘起蒙蒙的秋雨。

    悠悠的钟声,穿过连绵的雨幕,从章台宫传向城头,又从城头,传向整个咸阳。

    一连九响。

    无数人心中一颤,默默地走出家门,朝着章台宫的方向翻身跪倒。一队队甲士,停下脚步,神色肃穆地转身,把手中的武器贴在胸口,单膝跪地。

    所有衙门的官吏,上至公卿,下旨胥吏,无不敛容跪拜。

    “陛下殡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