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230章郑芝龙无比的憋屈(3/4)

鲨级战舰,如同雄鹰展翅,拱卫着中军舰队的十二艘新型大船,开始朝着中国海方向行驶而去。这么做的原因是避免郑氏舰队利用小型快船左右包抄。

    半个时辰后,太阳开始落入海平面,也就意味着夜晚的来临,当然,郑芝龙并不知道他的厄运再次降临了。

    郑芝龙望着宁海军主力战舰消失在视线里,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安。

    郑芝龙有些焦虑地望着施大宣道:“大宣,你说那些黑皮会是不是有些反常?”

    “确实是有些反常!”

    根本上一次郑芝豹麾下的战报描述,宁海军水师就非常悍勇,哪怕明不知敌也勇往直前,哪怕面临着绝对的劣势,从来没有想过谈判解决。

    郑芝龙让人抢劫宁海军和他们的盟友沙船帮的船,甚至将沙船帮的水手,扔进海里淹死,以及俘虏了六七百名辽东水手,目的就是想逼着程世杰跟他谈判。

    只要程世杰像其他江南海商和福建海商一样,向他缴纳保护费,哪怕像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采取包年的方式,他都愿意接受谈判。

    可问题是,程世杰仿佛不知道是什么谈判,一个人都没有派过来。

    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撤退?

    郑芝龙的预感是准确的,宁海军其实真没有这么轻易撤退。

    李志祥虽然是东江军水师出身,接受的海战经验其实也是落后的海战经验,可问题是,李志祥的出身低,他只不过是把总一名,属于水师的基层军官。

    在投靠程世杰之后,程世杰给他描绘了一个雄伟的蓝图,以及海战的发展模式,未来的海战,肯定要成为大炮之间的对决,跳帮作战,将彻底消失在海战序列中。

    而风向、洋流、气候,都是海军将领必须要掌握在的基本技能。

    现在李志祥就利用的就是洋流,这一股南中海的暖流,属于北赤道暖流的一个分支,一般情况下,是沿着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转移。

    如果没有风暴或者其他意外天气,这股洋流会持续向西北方向移动。

    此时的宁海军水师主力舰队开始抛锚,几名水师参谋正在计算注流的速度。

    “禀告李大将军,流洋的方向和速度计算出来了!”

    “哦,速度多少!”

    “三到五节!”

    “我们距离郑氏舰队约二十五公里,按照洋流速度,最多需要两个时辰,就可以漂至郑氏舰队那里!”

    “那就开始吧!”

    “是!”

    接到命令的宁海军中军分舰队开始将水雷放置在海面上,这种水雷如果看外形,相当于一颗巨大的海胆。

    其实这种水雷跟程世杰的关系真不大,十六世纪中期,明朝就能生产各种类型的水雷,而且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威力很大,水雷是当时明朝水兵的重要武器。

    1549年,明朝自主研发出全世界第一颗水雷:“水底雷”。该水雷的外壳是木制结构,典雅复古,外观精美,用绳子衔接铁锚,由此可操控投放的深度,而西方国家直到二百多年后,才开始使用水雷。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战争,明朝就用这种水底雷将日军战舰击沉,这是水雷的第一次实战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到了1590,明朝的水雷技术更加成熟,聪明的明朝水军制造出了定时水雷—“水底龙王炮”,名字如此霸气,龙王作为海底霸主打出的炮那威力还用说吗,真是龙王让你三更死,不敢留命到五更啊。该水雷用牛脬做雷壳,内部装有黑火药,点香焚烧作引信,能通过计算香的焚烧时刻来定时引爆水雷。

    要说宁海军对于水雷的改进主要是爆炸引信和爆炸部方面,两个方面的改进。宁海军的火药局发明了硝化棉火药,也就是无烟火药,爆炸威力相当于黑火药两三倍,这种新式火药甚至一度中断了化肥的生产,专供军事使用。

    开始运用各个方面,宁海军的火炮打得远,就是因为火药不同,如果让宁海军的火炮继续以黑火药作为发射药,黑火药的爆炸初速有限,炮弹的射程也是有限的,威力更加有限。

    其次是引信方式,宁海军基本上取消了明火点燃的引爆方式,这种水雷就是采取碰触式爆炸方式,首先水雷在制造的时候,控制好密度,只在海面半漂浮状态,距离水面莫约一米左右。

    其次是上面装载了十六根长长的触角,这是类似于打气筒一样的装置,海浪虽然会碰触这种引爆触角,却因为力量不够,无法直接引爆水雷。

    只有水雷在撞到敌人的战舰时,才会因为巨大的撞击力引爆,其中这种水雷装载着六十八公斤硝化棉火药,相当二三百斤黑火药的爆炸威力,也相当于三十多公斤的TNT,就算是上千吨级别的木质战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