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315章程世杰是有前科的(3/4)

出来这是什么意思,他虽然作为督察院的经历,也是御史之流,可以弹劾百官,可问题是,他向来谨小慎微,除了按照上面的意思弹劾过程世杰,其他人……他也不会弹劾,吃饱了撑的吗?

    程世杰确实是有这个实力,可以搞他。

    就在程近信擦着额头的冷汗时,不远处又响起巨响。

    这一夜,京城非常热闹,上千颗爆竹,超过三分之二的京官受到了特别照顾,问题是,这爆竹声直到子夜才慢慢停止。

    等到早朝大会的时候,崇祯皇帝一看满朝文武大臣,顿时乐了,大部分都是熊猫眼。

    崇祯皇帝以为这些官员会弹劾程世杰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居然是商议开海运的事情崇祯皇帝隐隐明白了过来,这些官员都是欺软怕硬。

    事实上,如果众臣知道崇祯皇帝心中的所想,估计会哭出尿来,宁海军装备的手榴弹这不是秘密,一颗手榴弹如果爆炸,炸死几个人十几个人都是常有的事情,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去试探程世杰是不是动真的。

    京畿粮荒危紧,做决断这一次是难得的迅速,朝廷决定在天津正式设立海运司衙门,以原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的孙元化担任海运总督,全权负责开海漕之事。

    由于时间上的仓促,海运司衙门下面的架构怎么填,吏部都没有给出条陈来,不过孙元化从权处置,可从地方上挑选有功名或者直接选拔官吏作属员,吏部事后予以追认。上谕里没有直接明确都海运司衙门下设海运军,但也明确表示以程世杰和宁海军海军暂受孙元化节制,行护海运之职责。

    给漕运总督开海运的权力,事实上是为了平息安抚百万漕工以及十二万漕兵,这里面的利益太大,崇祯皇帝和朝廷采取的政策是把肉烂到锅里,玩的就是后世那种一套班子两块牌的方式。

    至于说,宁海军如何配合海运司,漕粮如何集聚,如何组织海船从江南运到天津,能组织多少漕粮,朝中都还没有定计。

    计划的粗陋表明了中枢决议开海漕一事上的仓促跟惊慌失措,在一两天时,也很难指望温体仁等人将一切都考虑周全了。

    就在程世杰吃中午饭的时候,天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而且雪越下越大,到了晚上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冰天雪地。

    程世杰等了一天,没有等到官员的弹劾,也没有等到崇祯皇帝的问责,事实上,程世杰不知道,他的那些爆竹,让京城治疗阳痿早泄的郎中生意大好。

    程世杰美滋滋睡了一觉,直到天亮的时候,程世杰隐隐约约听到有哭泣的声音传来。

    “怎么回事?”

    跟着程世杰进京的孟恩道:“回禀大帅,昨夜暴雪,不少人家的房子被积雪压塌,死了不少人……”

    程世杰微微一愣:“快去调查一下,这场雪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是!”

    有些事情他也是要做的,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程世杰对朝廷没有什么忠心,但是他不忍心看着国家动荡、无数的民众饿死街头。

    这几天在京城,难得看到朝廷的效率高了不少,

    就在程世杰刚刚吃过早饭不久,孟恩就带着调查的情报而来。

    孟恩其实是找锦衣卫拿到的情报,至于京城遭遇雪灾像这样不值钱的情报,孟恩并没有花银子,而是一坛辽东出产的,苞谷烧白酒,市价大约一两银子十二斤,就把情报搞到手了。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昨夜的暴雪,仅京城大兴和宛平两县,就有九千余间房屋倒塌,砸死八百余人,冻死一千三百余人,数万人无家可归,至于顺天府的损失,暂时还没有统计出来!”

    听着孟恩的汇报,程世杰叹了口气道:“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天雨,雪上加霜啊!”

    朝廷现在想用漕运那套班子,以暂时搁置运河河道堵塞的问题,先把粮食运到京城,解决京畿粮食危机,也算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这个办法非常粗糙。

    但是,用人用得对了。

    漕运总督衙门虽然有一万多条漕船,但是这些漕船根本就没有办法航海,一旦到了海上,大风一吹,不是散架,就会颠覆。

    可问题是,孙元化是程世杰的老上司,如果孙元化提出雇佣宁海军的运输舰队,只要给钱,程世杰是愿意接这一笔生意的。

    毕竟,海运比漕运省钱太多了,百分之二的运输成本,在不考虑船工工资的情况下,运输四百万石粮食,只需要吃掉不到八万石粮食,不及漕运成本的百分之一。哪怕孙元化只拿出百分之三十的价钱,这个生意可以做。

    程世杰还有的赚。

    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肯定会打乱孙元化的计划,更让京畿粮食危机更加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