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372章老子蜀道山(3/4)

 老百姓简直难以相信,一个帝国栋梁,怎么就成了误国奸臣了呢?然而现在大明大半精锐之师尽丧,清军随时可能入关,人心惶惶之下,很多人不免动摇了,听信了这些鬼话。

    清流们咬牙切齿的叫:“宁海军乃是乱臣贼子之爪牙,大明之大害!宁海军不除,将有亡国灭种之灾!”

    当然,清流们其实并不知道,他们眼中的大明大害宁海军正在高歌猛进,进入辽西。此时的辽西,正在秋收,关宁军虽然从朝廷收到九十多万石粮草,当然这些粮草却不足以给十数万关宁军食用,除了关宁军粮食,他们还有一百多万家眷。

    于是,在辽南开始屯田的时候,祖大寿也开始屯田,抄辽南的作业,在宁海军渡过辽河,兵分六路进入辽西的时候,看到的则是一片繁忙的景像。

    收豆子的收豆子,收红薯的收红薯,还有部分种植晚的麦子和大豆也开始发黄了,程世杰身边带着近千名官员,这些官员,大部分都是青年学生,甚至有的仅仅才上了两年学,没有办法,程世杰无人可用,只能赶鸭子上架。

    孙之澋看到这一幕,微微皱起眉头:“大帅,关宁军虽然反了,可这些百姓正在秋收,莫不如推迟半个月,要不然,这些百姓恐怕要损失惨重!”

    “不用,这场仗跟他们无关,打不起来!”

    “打不起来?”

    李信有些不太相信。

    然而,就在田地里正在忙碌的辽西百姓,看到大批的宁海军将士浩浩荡荡过来的时候,当地百姓一点都不怕,甚至还挥手打招呼,而宁海军将士也挥手回应。这是一幕诡异和谐共处的画面。

    李信异常不解地问道:“这些百姓怎么一点都不怕我们?”

    “他们怕我们做什么?大家经常往来,也比较熟悉,他们都知道,身穿黑色戎服的宁海军士兵,从来不仗势欺人,买东西给钱,说话和气,自然一点都不怕了。”

    果然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一个戍堡,关宁军原本有三百多余的小型戍堡,现在稀稀拉拉站着一百多名老弱病残,他们没有防守,甚至没有任何戒备的意思。

    一名关宁军百总带着众人列队迎接,关宁军迎接宁海军统帅程世杰,这一幕,看得孙之澋有些莫名奇妙:“这是怎么回事?”

    李信更加无语,宁海军这是西进辽西,抢地盘的,你们好歹也拿出点叛军应有的素质来吧?难道你们就一点也不紧张,不害怕?

    程世杰身边除了上千名官员,可是带着宁海军刚刚组建完成的第七个旅,这可是近卫旅,近卫旅与主战部队旅不太一样,因为这个旅下辖八个团,其中四个团的骑兵,都是原骑兵都司,其中第三十七团是戚颜担任团长,他麾下一千余人在兰州打到最后,只剩下五十三人,其中十一人残疾,戚颜用他的行为向程世杰证明了他的忠诚。

    两万多名大军,连建奴都不是他们的对手,皇太极看到了也会头大如斗。

    不过,现在宁海军的装备嘛,显得有些另类,这么一支两万三千余人大军,也不是没有盾牌兵,但是只有一个连的盾牌手,担任程世杰的亲卫护卫,却取消了宁海军的长枪兵,没更没有弓弩手了,一人一支崇祯八年式栓动步枪,外加一把刺刀就完事了。

    每个人还背着一大包行李,被服脸盆什么的全在里面,行李包外面还挂着一把一米长的工兵铲,工兵铲一面有锯齿,另一面开了刃,照着脑袋挥上一下能将整个脑袋劈开两半!

    如果不用他肉搏,用它挖掩体,砍柴切白菜开西瓜,甚至煎个牛排也是胜任愉快的,至于在路上刨个大坑那更是小意思。腰间的防水睡袋里还插着四个木柄铁头,这副行头真是大明独一份。

    “可是程帅当面?”

    “正是本帅!”

    “不知,程帅虎驾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程世杰淡淡地道:“本帅可没有功夫给你们扯淡,要么开城投降,要么老子杀进城里你们投降,自己选!”

    关宁军百总淡淡的笑道:“不知这上面写的是不是真的?”

    “你眼睛瞎吗?”

    程世杰没好气的道:“上面盖着本帅的大印,本帅自然说话算话!”

    “我们还是军户,给我们分田?”

    “老弱病残进屯田军户,有技术的进工程军户,年轻力壮,经过考核合格,才能成为宁海军士兵!”

    “那好,我们马上投降!”

    说到这里,这名百总一挥手,一名嘴里塞着破布条的守备被两名关宁军士兵架着走了过来:“程帅,这是祖帅的亲兵出身,祖家的死忠,谁都能投降,就他不会投降……”

    那名守备刚刚获得嘴巴的自由,一边哭丧着脸道:“程帅,我愿意投降,我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