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第1158章 波澜微起(3/4)

br>
    司马师脸上却是没有半点高兴之色:

    “大人,这样的话,恐怕幽州那边,更不会给我们送马了。我们可如何是好?”

    饶是司马懿老谋深算,面对眼下的情况,也是觉得棘手。

    “世人皆道冯明文自出道以来,领兵上阵,从无一败,乃是当世名将。”

    “但在吾看来,此人之诡计算计,更在领兵之上。”

    司马懿叹息,“若是孙德达(即孙礼)仍为冀州刺史,吾未必不能谋划一番。”

    “可惜啊,孙德达终究还是被曹爽贬为了庶民,此时的冀州刺史桓范,乃是曹爽同乡。”

    “洛阳与幽州,隔了这么一个冀州,却是让吾有心无力。”

    “曹爽占据大义,偏偏又不懂大局,幽州若当真如吾所料,被冯明文算计,待中原无战马之时,恐怕便是吾等为冯明文所擒之日。”

    看到大人如此悲观,司马师心里一沉:

    “大人,那岂不是说,蜀魏对峙,这拖得越久,对大魏就越是不利?”

    司马懿苦笑:

    “此乃显而易见之事,何须再问?”

    明明知道对方的打算,可自己却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根本没有太好的反制办法。

    这简直就是一种慢性死亡。

    司马懿父子俩人,同时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

    “大人,我们既然猜到了冯明文的算计,那要不要告诉王元伯?”

    “王元伯非庸人也,就算一开始他不知道,但到了这个时候,想来他已经反应过来了。”

    司马懿说着,然后又摇了摇头:

    “可是即便如此,只怕他单靠幽州,亦难以破解冯明文的布局。”

    应该说,这已经不是算计了,而是庙算,比拼的是双方的国力。

    汉国掌握着可以把羊毛纺织成毛料的技术,单单靠收羊毛,就足以收服胡人之心。

    大魏就算是想要学,时间也来不及了。

    而且未必能学得到。

    更别说汉国国力之强盛,已经超过了大魏。

    这不是司马懿畏敌的托词,而是一个事实。

    因为从杨仪带过来的汉国机密看,光是一个铁甲骑军,所代表的意义,就已经足以让人惊惧。

    别人或许只看到那些让人惊骇的盔甲兵器,精兵战马。

    但司马懿是什么人?

    他看得要比别人更远。

    他深深知道,这些东西背后,是代表着由无数钱粮堆积起来的雄厚国力。

    想到这里,已经过了耳顺之年的司马懿,竟是有些萧索:

    “秦为何能灭六国?强国,精兵,坐拥天下地利,反观关东六国,即便合纵,亦难一心,最终被秦国逐一而灭。”

    “如今的汉国,比秦国还要强几分,毕竟秦国那时候,可没有凉州。”

    “而我们呢?”司马懿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南边,“与当年关东六国又有何异?”

    司马师默然,好一会这才低声问道:

    “大人,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看着?”

    “当然不是。”司马懿目光有些不明的意味,“现在中原各家有不少都愿意支持我们,我们若是就这么看着,他们会怎么想?”

    蜀地世家被肢解,河东世家遭屠戮,凉州豪族被灭门……

    这些事情,吓坏了不少河南河内乃到河北的世家。

    但同样的,作为代表的司马一氏,也没有了退路。

    “蜀虏有拖下去的资本,我们拖不起。”司马懿脸色一敛,“趁着大魏的精骑尚有一战之力,我们须得尽早寻得战机,一雪关中之耻。”

    大概是被人念叨得太多,长安城右骠骑将军府内的冯都护,连打了几个喷嚏:

    “阿嚏阿嚏阿嚏!”

    可能是声音太大,把怀里的婴儿都吓得哭了起来。

    “不哭不哭!”

    冯都护小心翼翼哄着,一边轻轻摇晃,又忍不住地伸出手指头,轻轻地戳了一下粉嫩的小脸蛋,咧嘴而笑。

    这是镇东将军的儿子。

    但冯都护才是孩子的真正父亲。

    “会不会是饿了?”

    身为孩子名义上的大人,关将军颇有经验地看了一眼,随口说了一句。

    “哦,有可能。”冯都护抬起头,看了看周围,“你家夫人呢?”

    “刚还在这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